腊月二十九下午,记者来到曹县古营集镇陈集村的家电下乡专卖店。此时,22岁的店主朱举正往昌河小货车上装电冰箱,货车上已经装了一台电冰箱和一台洗衣机。
望着绝尘而去的货车,朱举说,这是两家的货,同一个方向就一起送,还有两家的货没送,由于眼下生意好,送货都来不及。现在老百姓手里有钱了,再加上家电下乡政策,老百姓买家电政府补助13%,所以很多人都趁着春节将新电视、冰箱、洗衣机搬回家。
朱举说,临近春节,大多数消费者购置电器是为了自己使用,而不再像以前是为儿女婚嫁准备。所以价值2000多元的24寸液晶电视卖的比较好;现在老百姓对冰箱品牌认识不是很深,用老百姓的话来讲“国家对这个牌子的有补贴,那它就是经过国家认可的,质量也不会很差”,所以更关注的是耗电量、容积和外观。
朱举将记者引进店内,90多平方米的专卖店显得有些空荡荡,“之前堆得满满的,现在卖的差不多了”,正在招呼顾客的朱举新婚妻子高兴地告诉记者。在店内选购电视的一对王大爷说,他想买台24寸液晶电视,现在看的21寸电视是8年前从朱举父母开的店里买的,现在还能看,但过年了想换台新的。王大爷最后选中了一台24寸的TCL王牌电视,他说:“我们家的洗衣机、电动车都是从距这三公里远的朱举家另一个店买的,现在好了,将分店开到了俺家门口,更方便了,他们父母都是实在人,我们村大部分人家电器都是从他家买”。
提起父母,朱举及其妻子都很自豪,“父母在古营集镇安仁集村开店十多年了,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卖的是人,是口碑’”。
立志做个像父亲那样“真正为老百姓服务的人”的朱举,高中毕业后学了一年家电维修,在农村电动车刚刚时兴起来的时候,他听从父亲的建议,进入江苏一家电动车制造厂,他并不满足像普通打工者那样只负责简单的装卸,而是利用他所掌握的知识,深入研究电动车电路,在他的工资高于一同进厂打工者一千多的时候,毅然辞职。此时电动车已经大举进军农村市场,而在当时的农村真正懂电动车维修的还很少,所以他在父母开的店里挂上了电动车维修的牌子,由于技术好、服务周到,方圆十里八乡的人都来找他修电动车。但是他明白,他的目标不仅仅是做个维修工,就像父亲要他学家电维修一样,想卖家电成功,基本的知识必须懂,他现在主要是学习经验和积累人脉。就像父亲所说,在农村市场更多的卖的是口碑。他2009年12月完婚,接着,又在父母的帮助下,和妻子将自己小店开起来了。
看着刚开业两个月的小店,朱举感慨的说,由于父母的人脉关系,小店的生意还不错,更主要是由于国家出台的家电下乡政策,使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所以生意才能兴隆。国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所以老百姓的日子才能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