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继承和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度,把诗赋作为主要考试内容,促进了唐诗的繁荣和官吏素质的提高。由于附带着巨大的权力和利益,唐后期逐渐成为了达官显贵们掠夺的财富资源,以致于出现了门阀、行卷、冒名顶替、暗箱操作等问题,贵族官僚子弟基本垄断了科举。
八五五年冬天,经邻里、乡保保举推荐,曹州府验证后,18岁学业有成的黄巢被推举到尚书省,允许参加每年一次的科举常科应试。
深冬季节,草木凋零,菊花枯萎,龙湫潭水凝成了一块大冰。
黄巢拜别家人,跟随哥哥黄揆日行夜宿,一路直奔都城长安。从未出过远门的黄巢一路上看到的是一群群逃亡的百姓,荒芜的土地;看到的是横行乡里的官兵。黄巢暗自下定决心,如果自己有幸得中,将来一定做个好官,救助一方百姓。
二人到长安后,马上就要过年了,离科考还有一些日子。黄揆到城里一转才发现,别的考生来得更早,大多数都在拜门子,通关节。黄揆直埋怨自己来得匆忙,忘了请人通通门子了。好在自己随身带了不少银两,竟然买来了一份考卷。
正月考试,黄巢答题果然一切顺利。二月放榜,黄巢竟然名落孙山。黄巢兄弟二人非常沮丧。这一日,兄弟二人正准备收拾行李回家,一位衣着华丽的官人不期来到他们住宿的旅店。来人自称崔璆,官拜考功司,曾阅黄巢考卷,为黄巢诗书大气所折服,力举黄巢。然而黄巢没走门子没行卷(行卷即应试举子将自己平日所作诗文择其佳者,投呈给当时的名公巨卿及有名望地位的人,求其保举),被主考官拿下未能中榜,甚为可惜。崔璆劝黄巢来年再考,早做准备,黄揆兄弟非常感激知遇之恩。
八六七年冬,经过几年苦读,三十岁的黄巢独自一人再次赴京赶考。他带着曹州知府的推荐信直接投帖崔璆门下。大考时,黄巢一路过关,二月放榜时,黄巢又一次与榜无缘。一打听,黄巢才知道,原来是朝廷上党派之争,崔璆被排挤在外,所荐之人自然不能入仕。经过这次考试,黄巢深感朝廷的黑暗和不公,决心远离官场,加入了贩盐队伍。
八六八年,庞勋发动了徐、宿农民起义,唐朝廷上下一片惊慌,全国征调兵力,围剿起义军。
八七一年,朝廷公告天下,大规模招考武举,身怀绝技的黄巢又一次看到转变自己命运的时机到来。黄巢凭着娴熟的刀法,由县到府,到道,一直比武到都城,连连取胜,最后得中了武进士。按照唐朝科考规定,对于常科考试得中人员,皇帝会随时进行制科考试,即殿试。这年,唐懿宗突然来了兴致与皇后开玩笑,要将公主许配给当年的武状元。于是,他亲临武场,对入围三甲的武进士进行制科考试。
黄巢凭着自己的实力夺得了头名状元。唐懿宗大喜,钦点黄巢为当朝驸马。黄巢上前谢恩,唐懿宗看到黄巢丑陋的像貌,差点没气晕过去。消息传到宫中,皇后和公主更是哭成一片,闹成一团,坚决不愿意。唐懿宗只得取消了黄巢的武状元,直接将黄巢赶出了京城。黄巢又气又恼,离京前赋诗一首: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下决心要与唐王朝为敌。
黄巢回到家后,组织人马,收络庞勋起义失败后的散兵,于乾符年间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大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