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至6月22日,共受理群众来话2080件,其中即时答复或电话转办1895件,占来话总数的91.1%;形成《市长公开电话处理单》185件,已批转有关单位处理,占来话总数的8.9%。收到短信及电子邮件174件,已进行相应处理。本周收到办结件256件,其中群众比较满意的241件,占94.1%。
一、 本周热点
1、市区小学学生入学难。最近,市区小学招生工作正在进行,为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牡丹区教育局制定了《牡丹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体现了教育公平,方便了学生上学和家长接送,是一件颇受群众欢迎的事,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有一些问题。一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政策规定,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子女需在城区就读的,可持相关证件到区教育局办理。但多数进城务工人员不具有教育局规定的房产证、工商经营许可证等证件,子女无法办理入学手续。二是部分市民实际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距离较远,子女入学难。政策规定,适龄儿童需按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但部分学生家长反映现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距离较远,如在户籍所在地入学,将给孩子上学带来不便。群众来话希望政府综合考虑户籍、居住地等各项因素,做好适龄儿童入学工作,合理、人性化招生,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入学。
另外,由于市区小学教育资源配置不甚均衡,办学规模和条件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家长对所在区域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满意,想办法让孩子到城区办学条件好的学校就读,使个别学校招生压力加大。群众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2、 农村低保问题。农村低保制度旨在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个别行政村在具体落实过程中程序不规范,存有 “徇私舞弊、优亲厚友”现象,加上相关部门审查不严,一些不符合低保条件的村民纳入低保,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如定陶县冉固镇王路口村群众反映村会计王某家庭富裕,但其母亲每年都领低保金。牡丹区李村镇东李庄村村民反映该村低保金发放很不合理,楚某等家庭子女较多,且生活较为富裕,都纳入了低保,而家庭真正困难的村民却领不到低保。群众希望基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菏泽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规范操作程序,确保低保资金真正用于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3、建议类。近期,群众反映市区公交车司乘人员服务态度差,公交车运营时间不合理,来话建议管理部门强化司乘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在上下班时间和节假日适当增加车次,夏季适当延长收车时间。
有群众反映:牡丹路菏泽汽车总站对过豪华客运站系非法经营站点,该站点管理秩序混乱,营运车辆在站外停靠发车,严重影响该段道路正常交通秩序,群众来话建议政府部门取缔该营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