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至10月5日,共受理群众来话4192件,即时解释或电话转办3897件,形成处理单295件,已转相关单位处理,收到电子邮件和短信191件,也已做出处理。来话内容主要涉及假农资、投保难理赔等问题。本周收到办结回复件214件,经逐件回访,大多比较满意。
一、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
1、最近,仍有群众反映假化肥、假种子充斥市场的问题。个别不法商贩以假充真、以次充好,销售劣质农资,干扰了农资市场秩序。农民使用假农资后,不仅浪费资金,且影响庄稼生长,给农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尽管工商、农业等部门采取措施加大了农资市场的整治力度,但由于农资市场不完善、流通环节多,农资商户经营行为不规范,极个别商户仍存有售假行为。如:巨野县生资公司院内的农资市场,有几家商户销售假化肥,化肥有效成分含量极低。成武县城关镇丁张庄丁某销售的“希腊”牌复合肥,经县质监部门鉴定属假化肥。群众希望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强市场监管,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大检查、打击力度,规范农资市场,防止假农资伤农。2、养猪专业户反映能繁母猪死亡后难理赔。如郓城县玉皇庙镇刘庄村村民刘春磊2007年为母猪投了保险,2008年死了一头母猪,财险公司至今未理赔。曹县常乐集乡裴庄村的李国昌在今年2月为其饲养的母猪投了保险,9月15日母猪死亡后,保险公司以没有收到投保金为由不予赔偿。希望保险公司要加强能繁母猪保险工作,建立健全规范的承包、核保和理赔流程,做好理赔工作,不得少赔、拖延不赔,防止伤害农民利益的再次发生。
3、最近,有些县的乡镇收取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款,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菏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规范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的通知》,没有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未征得村民同意,村里也没有任何公益项目,据群众反映筹资款项用于发放村干部的工资,大部分上交至乡财所,由乡镇政府统一使用。这种做法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违背了广大农民的意愿,群众意见很大。希望有关县政府要加强村级“一事一议”项目的监督,规范操作程序,对征收的“一事一议”筹资款项要真正用于村公益事业,不得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