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是一个怀念的季节。在孔子故里,在清明时节,怀念中华文化的先哲孔子,更有着真切的意味和切身的感触。去年4月5日,我和中华书局的朋友以及论语心得征文获奖代表朋友相聚在曲阜。在曲阜孔子故里,大街小巷到处都弥漫着孔子的气息。其实我不想作为一个客人来这个小城,我更愿意作为一个学生来到这个小城。只是,我们没有资格或运气做这位圣人的学生了。想一想,孔子的弟子多么幸运和幸福啊!这个城市,至今留存着孔子的体温。
我们怀揣着崇敬之情走进曲阜,怀着怀念孔子的心情进入曲阜,现代化的步伐并没有完全掩盖住它的远古背影,或者说,圣贤的魅力是一种伟大的力量,什么也不可使它淡漠,什么也不可将它代替。
我们不是以游览观光的心情游览三孔的,我们以敬仰的心,以崇拜的心,走在这铺着历史的青石板或青砖路上。我仿佛走进历史的隧道,触摸到圣贤的体温,亲临圣贤的教诲。曲阜,是离心灵最近的地方。这里的风景最为深沉,这里的风景最有厚实感。这里的风景最有思想,这里的风景亘古永恒。
走进孔林,给人一种幽深的感觉。这里的古树是那么多,像一位位历史老人站在那里,我对这些古树产生无比的敬仰。孔林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这里古木参天,像走进远古时代。林中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石蚁成群,除孔子、孔鲤、孔及这祖孙三代墓葬和建筑外,还有孔令贻、孔毓垢、孔闻韶、孔尚任墓等。洙水桥北不远处为享殿。是祭孔时摆香坛的地方。殿前有翁仲、望柱、文豹和角端等石兽。享殿之后,正中大墓为孔子坟地,墓前有明人黄养正巨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东边为其子"泗水侯"孔鲤墓;前为其孙"沂国述圣公"孔子思墓。
我不知道,我们这样是否会打扰孔子他老人家。
来到曲阜,可以近距离的对圣贤景仰,可以近距离的感到遥远的光芒,可以近距离的感到了远古圣贤的力量。我们应该学会提取锻造这种力量。我们今天缺少了一种力量,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缺少了一种信念。道德的迷失,精神的涣散,使得我们迷茫痛苦。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在这里我们看到孔子讲学的塑像,仿佛看到几千年前的情景,孔夫子教育学生时很少疾言厉色,他通常是用和缓的,因循诱导的,跟人商榷的口气。这是孔夫子教学的态度,也是儒家的一种态度。
读论语,聆听千年经典。一部论语,给了我们现代人一个心灵的滋养。下午,论语心得征文大赛获奖代表座谈会在曲阜阙里宾舍二楼会议室召开。于丹老师已经早早的坐在那里了,端庄安详、穿戴素雅。于丹老师是刚刚乘飞机在中午抵达的,显得有些疲惫,但精神依然饱满。会议开始了,首先是中华书社的领导介绍了这次征文的情况,然后是我们八位获奖代表作自我介绍,并分别谈了一些关于论语的话题。
于丹老师说:“金老师的文章用散文诗一般的语言把对论语的感悟写的独到深刻,文字优美。当我看到金老师的名字的时候,有一种明亮的感觉。这个名字,就是一个明亮的春天徐徐的展开了,后来有时我在想,有的时候经典映照出来的是我们内心的一种价值观、一种生活态度。”
于丹字字珠玑妙语,于丹老师面带微笑,诗一般的语言娓娓道来:“今天我说什么都不是最重要的,今天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有所得,我们都坦诚地聚集在曲阜,这样一个特别有文化意义的地方,我们来相聚的这个季节也很好。清明节,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节气,也是一个很欢欣的节气。这一天是一个特别亲近春天、亲近自然、看着大地返青百鸟啼鸣,然后整个你的心中的憧憬梦想都在这一天激荡起来。刚刚过完清明节的第二天,我们聚在曲阜,所以我说,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用心完成的一次所得之旅。曲阜,去年是我一个人来的,这次我带来一批志同道合的憧憬经典的朋友。都想到曲阜这个地方来看一看,这是一个神宗追源地方,在这里可以感到孔子他的意义和价值。今天我们聚在一起,用生命激活经典,经典溶在我们的生命里。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你心里洋溢起来的那种氛围。做在当下,真诚投入。我们获得的是生命的故事。乘圣人的光芒,做一次心灵的旅行。”
发言完毕,于老师说:“让我们以心得的名义出发,以心得的名义相聚。谢谢大家!”于丹老师站起身来深深鞠了一躬。那种真诚和谦虚打动了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
她有一种气场,那种气场可以使人向上、乐观、智慧、宽广。
于丹老师给我的感觉是,外表精致优雅、举止得体大方、言谈诗情画意、声音轻缓悦耳、眼神充满善意。我想,她有着一颗柔软的心、感恩的心、欣赏的心、包容的心、快乐的心,所以她的心灵的窗户里才闪烁着温暖美丽的光芒。
晚上,中华杯“我的《论语》心得征文大赛颁奖典礼暨孔子学堂启动仪式在杏坛剧场举行。这次由中华书局、曲阜市人民政府、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组、国家图书馆、新浪网联合举办的征文历经长达10个月,于丹老师对此也十分关注。
于老师演讲的题目是《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会成长》,在演讲中,于丹老师的美丽语言和淡淡口吻,让我们感到了远古圣贤的力量以及赐予了我们的力量。天地给予我们力量,圣贤给予我们力量。虽然夜晚有些凉意,但于老师热情澎湃。清风徐徐吹来,于老师说:“经典就像着徐徐吹来的风,穿过远古,轻轻吹拂在我们脸上。”
于丹用一种散文化的语言为我们解读了远古圣贤的声音。她娴熟的表达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充满了一种理想主义的激情,受到了在场听众的欢迎。她把寓意深刻的东西讲得深入浅出。
于丹所解读的孔子不是一个她敬仰的圣贤,而是一个她所爱的朴素的圣贤,这种圣贤的意义就在于他能穿过这种千古的尘埃,以一种爱的方式去作为一种导火索,让所有的人在心里面跟孔子有这么一种火焰的默契,能够在点燃自己心里头一种爱,一种呼应,孔子更多的是一种理念,他带着温度,但是他很少色彩。这种温度是一种朴素、温暖的调性。孔子,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像一道圣光,亮了千年万年。沿着他的手势,我们寻找礼仪的体温。那颗古老的心脏,该是泵发多么滚烫的血液。一双目光,汇成历史的支流。一个很深的名字,埋在很久很深的历史里。一个很高的名字,站在很长很远的历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