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生活 | 文化 | 校园 | 财经 | 供求 | 汽车 | 房产 | 维权 | 旅游 | 论坛 | 博客

您的位置: 我与清明征文

箫音悠悠

来源: 作者: 周铁株 2009-04-18 22:21:00

 

 

静夜读报,隐约有一种很熟悉的声音飘来,轻轻柔柔,活泼流畅,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和奇妙。细心辨听,原来是收音机传来暌违日久的箫音。

静夜闻箫,心绪难宁,此刻,箫音使我怀念远在天国的父亲。那箫音,就是你吹奏出来的么?是你在望乡台抒发对儿孙的思念,抑或哀怨无奈的孤独?我泪眼婆娑倾听着在夜空游荡的箫音,勾起许许多多儿时的往事使我难以释怀。

解放前,父亲是穷愁潦倒的乡村教师,求职在外,一个破藤箧、一支竹箫就是他的全部家当。我四岁开始随父亲读《三字经》、《唐诗三百首》及《成语考》,听他讲历史故事,有时去看大戏,我的文史知识就是由父亲启蒙。当时生活艰难竭蹶,我的三个姐姐被先后卖掉,哥哥在日寇沦陷时死于非命,我自小就常常看到父亲躲在角落里吹箫,箫音如泣如诉,凄楚动人,母亲听着听着也哭起来。我少不更事,自然不大明白大人的心事,更不懂得如何去抚慰。我八岁那年,也就是解放前一年,母亲临终前,却眼睁睁放心不下留在家中的四个儿女,对我父亲说:“今后你若续娶,后娘不得虐待我的儿女,不然我在阴间不会放过她。”此后,父亲既做爹又当娘,支撑着残缺的家庭,终生没再续弦。只是,竹箫流泻出来的乐曲转换成《彩云追月》,他的心追随着我的母亲去了。

后来我考上中学,他奏出《步步高》送我上路,还把竹箫送给我,体现了父亲的祝福和期望。这是一支历尽沧桑很陈旧的竹箫,箫身用细线缠绕成一小截一小截方块图案,再涂上火漆,虽说不上精致,却音色极好,它陪伴我踏上漫漫人生路。后来文革期间我被隔离审查失去人身自由,就是吹箫亦被禁止,一气之下我把从不离身的竹箫砸了,以致父亲在65岁辞世时也不能为他吹箫送行,至今仍后悔不迭。如今,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代苦难也结束了,我毕竟比父辈幸运了许多。          月色如银,那若有若无的丝竹之声透过月光款款而来。哦,悠悠箫韵,箫韵悠悠!只是,今天的孩子们,还能听得懂这如诉似怨的歌吟么?

编辑: 刘莉
[发表评论]
菏泽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菏泽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菏泽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菏泽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菏泽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菏泽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菏泽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菏泽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闻图片
菏泽太空牡丹首...
菏泽牡丹花会首...
牡丹插花醉游客(图)
菏泽网友随拍牡...
大学生献血室做...
诵读国学(图)
社区话题热点
· [推荐] 天下第一汤
· 巨野金山秦王避暑洞游记
· [转帖] 三年前,我死了。
· [原创] 养个情妇做女儿(小说连载,每天更新一篇)
· 包子和馒头之恩怨
· 东明-菏泽 “2元”[讨论]
菏泽 菏泽新闻 菏泽大众网 中国菏泽 菏泽新闻网 菏泽综合门户网站

本网站所刊登的大众报业集团及大众网各种新闻、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大众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大众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大众网菏泽站 heze.dzwww.com  E-mail: heze@dzwww.com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
Copyright (C) 2001-2007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