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他总是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他的头发很短,留着山羊胡儿。[网址]他的个头很矮,又非常瘦小,宽大的粗布衣服裹在身上,又总是用根破布带子扎在腰间。我想,也许是因为衣服太大,晃荡的厉害吧。
他便是我爷爷的二叔——我的二老爷爷。
二老爷爷有两个儿子,那便是我爷爷的两个叔伯兄弟,我也称呼他们爷爷。我们这个大家庭各个成员相处还算融洽,但毕竟有亲疏之分,我爷爷与那两位爷爷对待二老爷爷自然有些区别。以前,放假时,爸妈也常带我与弟弟到二老爷爷那里去玩。每次,二老奶奶便会从那油桐色的柜子里,拿出自己舍不得吃的水果、冰糖之类,让我和弟弟吃。
那时侯,二老爷爷的身体还硬朗。他总是背着一个背筐,牵着那两只山羊到田野里去。这样一直持续了很多年,以至那个背背筐牵山羊的矮矮的身影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中,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清晰如昨。然而,当岁月的痕迹无情的掠过他那矮小的身影,当他的身躯变得越来越弯曲,他便显得更加矮小,以至再也无力背起那跟随他多年的背筐了。
他是个有些古怪的老人,东西放坏了也舍不得吃;常常从大街上捡回些别人丢弃的东西当“宝贝”;没多少文化,却常拿本初中历史课本看,絮絮叨叨些别人不屑听的“新鲜事”。记忆中,他住的小土屋的外间里,有只燕子窝,两只燕子在此繁衍后代并快乐的生活着。他保护着它们,不准我们小孩子们伤害它们。
二老奶奶病重的时候,正值麦收,他没有通知儿孙们。后来,晚辈们为此埋怨了他好久。二老奶奶去世了,他也没有哭,为此有人说二老爷爷狠心。其实,我明白,相处几十年的老伴离去,怎能不伤心呢,只不过他太要强了。
此时,二老爷爷已不再下地放羊,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然而,不怪人们说他古怪,这种情况下,他仍拄着根蓖麻秸当拐棍儿,到处捡拾别人丢弃的“宝贝”,弄得身上又脏又味。儿孙们渐渐嫌弃二老爷爷。
冬天,二老爷爷依旧独自住在那两间小土屋中,每天依旧拄着那蓖麻秸拐棍儿到处走,到处捡拾他的“宝贝”,身影更加干瘪瘦小,步履也愈来愈蹒跚。
再后来,二老爷爷便在也走不了了,依旧独自住在那两间小土屋中。儿孙们按时送去饭菜,但在旁人看来,还是不够孝顺,毕竟已到严冬。总算熬过了年关,大年初二傍晚,二老爷爷从屋里爬了出来,向儿子要酒喝。二爷爷就给二老爷爷热了酒喝,二奶奶还给他端了饺子吃。这都是后来听二奶奶说的。再后来,听妈妈说,老爷爷可能很早就病重了,只不过他是个要强的人,从不跟儿孙们叫苦。儿孙们竟没发现,竟没有让二老爷爷和他们住在一起,晚上也没有人陪着……
大年初三早上,我便得知二老爷爷去世了。于是,人们便忙着办丧事。三天的葬礼很快过去了,我并没有多么伤心,也没有哭。二老爷爷的儿孙们、儿媳孙媳们也没有人落泪,只是有人来吊丧时,才掩着脸附和着哭几声,就连无知的小表弟也看得出来,守着众人大声嚷着:“都是假哭,本来笑得好好的,一来人就哭,连泪都不掉……”大姑没能捂住他的嘴,也就没能避免这一闹剧的发生。
更荒唐的是,不久邻村竟传出极夸张的谣言:说二老爷爷的两个儿子,也就是我的两个爷爷因为丧葬费的事打起来了,打了110,警察拿来了警棍才制止……呜呼,那有的事!流言呐,真是伤人!
当一切平静后,我才真正意识到二老爷爷的离去。爸爸告诉我,初三那天,当看到二老爷爷的静静的躺在那里,眼前是两间冰冷的小土屋,一扇冰冷的木门,一张张冷漠的脸……爸爸的泪就止不住的流下来,流下来……谁也不知道二老爷爷是何时离开的人世,凌晨,还是更早?没有人知道,没有人知道,更没有人在他弥留之际给他一点慰藉,送他最后一程……按照我们的习俗,临死应该换新衣服的,可二老爷爷的衣服无法脱下,是用剪刀豁开的……当爸爸泪流满面的诉说这些时,我才真正感受到失去亲人的痛苦,那一刻,我把积攒了三天的眼泪全部流下……
二老爷爷就这样走了,只留下了冰冷的土屋和屋顶上空空的燕窝。那个矮小的背着筐牵着羊的身影永远的消失了,那个拄着拐棍拾“宝贝”的身影永远的消失了……当一切平静后,我才清楚的明白:记忆深处,那个身影已不在!
————2008.4.4清明节的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