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清明节,都会想起她。
十三年了,她的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仿佛她从未远离。
父亲说,那年,她走的时候,老宅门口的十几棵梨树开得一片雪白,煞是壮观。
而我远在千里之外念大学,几个月后才得知她辞世的消息。
家人怕影响我的学业,所以没有告诉我。
而我却清晰地记得,那年春天,某个午夜时分,突然从噩梦中惊醒,惊出一身冷汗的情形。
事后才恍然明白,也许那就是心灵感应吧。
我生命中一个重要的人,我亲爱的祖母,离我而去了。
她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没有渊博的学识,我甚至记不起她的名字。
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小脚老太太。可是,我却为什么这么怀念她?
怀念她烙的厚厚的锅盔饼,怀念她酿的香甜的江米酒,怀念她蒸的红豆包……
忘不了,每年放寒暑假,知道我和弟弟要回去,她站在老屋前的路口翘首盼望的情景;
忘不了,小时侯的每个春节,都过得兴高采烈而且隆重,因为有祖母在,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我是众多兄弟姐妹中唯一能够跟她喝上两盅白酒的人,而且总是坐在她的旁边,所以我的骄傲溢于言表。
老家人说,农村过年女人是不兴坐桌的,可是在我的家族没有这个规矩。因为奶奶活着的时候是当之无愧的一家之长。
祖母的人缘极好,村里很多人家里有事,都会找她絮叨几句。我常常弄不明白,不识一个字的奶奶,何以知道那么多事情,何以有那样的见识。
我还不明白,为什么老家亲戚们都姓彭,而我们随祖母的姓。
后来,父亲告诉我,我们兄弟姐妹谁也没见过的爷爷是倒插门,所以我们都随祖母的姓,而母亲的父亲据说是个私熟先生。
祖母是个性情刚烈的女人。爷爷死后,他的堂兄弟,也是当时村里的支书,对祖母很不敬而且处事极不公平,我的祖母指着他的鼻子大骂而且不让他进家门。此后,村支书见了祖母就毕恭毕敬叫嫂子,有事也会跟她商量。
而我的记忆里,无论是在农村老家,还是来城里,奶奶永远是颠着一双小脚忙里忙外,所到之处,饭菜飘香,里里外外一尘不染。而她闲下来的时候,也总是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最重要的是,她似乎对生活很满足,因为她的脸上总是带着笑容,而且喜欢和人说话。
都说婆媳关系难处,可是大妈婶婶还有我母亲,没有哪个人和她红过脸,吵过架,也没人在背后念叨过她的不是。
儿子和媳妇闹了矛盾,她很自然地数落儿子的不是。长大后想起来,觉得祖母实在是有惊人的智慧。
无论哪个儿子媳妇、孙子孙女,她都一视同仁,所以她赢得了大家一致的爱戴和尊敬。
祖母的一生,像春蚕。带大了八个孙子孙女,在七十多岁的高龄,竟然又帮大哥照看重孙女。大嫂对自己的婆婆是颇有微词的,但对去世多年的祖母仍时常念叨她的好。
祖母的身体一直都很好,精神也好,我们都以为,她会活到八十多岁没问题。
可是没想到,她竟然那样毫无征兆地离我们而去了。
她的遗像,也是生前的唯一一张照片,是在老家的梨树前,二哥无意中拍下的,眼睛没有对准镜头,神态却很自然。
祖母这一生,是艰辛的一生,也是平淡的一生。她只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旧式女人,但她常常让我觉得,她的身上有一种不寻常的力量,那就是坚韧,还有知足。她把每一个日子都过的有滋有味,而且让自己的亲人们都感觉到温暖。
所以,多年以后我才能理解,为什么父亲说祖母走后,他一下子感觉自己没有家了。
清明又至,愿我亲爱的祖母,在另一个世界里能够感受到亲人的思念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