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生活 | 文化 | 校园 | 财经 | 供求 | 汽车 | 房产 | 维权 | 旅游 | 论坛 | 博客

您的位置: 我与清明征文

琐忆奶奶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玉浩 2009-06-26 18:15:00

 

 

老家有把大暖壶,网状的外壳包着厚实粗重的内胆,已经用了不知多少年了,两边进行了加固,吊上了粗铁丝。自打我记事起这把暖壶就一直呆在家里,好象我们家庭朝夕相伴的一个成员。

小的时候,每当晚霞染红天空的时候,奶奶便提上那把暖壶,伸出结满老茧的手,牵着我摇摇晃晃地走上坑洼不平的大街,到村边升起袅袅炊烟的水房里打开水。我的另一只手也不闲着,拿上一根印着圆圏圏的竹片,一个圆圏可以打一壶水,攥得手里汗津津的。

现在这把暖壶仍旧用着,仍能倒出热气腾腾的开水,但已牵不到奶奶的手了。

奶奶离开我已经整整七个年头了,感觉还和昨天一样。小的时候,奶奶最疼我,大约因为我是她唯一的孙子,走到哪里都带着我。我的小名是奶奶取的,奶奶能识字,这在村子里同辈人中真的不多。听奶奶讲“你娘生你的时候,我做了梦,梦见了粮食囤,竖尖的粮食,真叫好。你又属鼠,就叫你长囤了。”

寒冷的冬天,屋子里不生炉火,睡觉时钻进被窝里不敢伸脚。奶奶先给我铺好被子,然后坐到上面一边织网,一边给我暖被窝。只到被窝里暖乎乎的,才叫我睡觉。冬夜漫长,我经常缠着奶奶讲故事。奶奶的故事好象很少,听得最多的是爷爷如何捉鸟,父亲小时候如何听话之类,听着听着我的眼皮就开始开架了。

我们老家自生产队时,就有织网的传统,一捆捆白花花的尼龙丝线,在小媳妇老婆婆们灵巧的手中变成一张蓬松的大网。织网是细活,先将梭子上满线,梭子由竹片刻成,一指宽,一扎长,上面削尖中空,凸出舌头,下边刻成凹形,能挂住线。我见过父亲用锋利的刻刀,和绣花一样刻出一件件“艺术品”,又好看又耐用。我喜欢把梭子摆成长长的“火车”,载满童年的快乐。

梭子上线快的,但见手腕翻飞,眼花缭乱之后,很快就成了。奶奶年纪大了,手脚不太灵便,上梭子线要慢得多,而织起网来就更慢,要戴上老花镜才行。在夜晚昏黄的油灯下,一个扣一个扣上下地挽结起来,一直织到深夜,经常我一觉醒来,仍能看到墙上微微晃动的影子。奶奶的网里,织出了姐姐的雪花膏,织出了妹妹的花头绳,织出了我的小糖块。

奶奶喜欢养猫,养过很多回。有一只猫很讨奶奶喜欢,奶奶走到哪,就跟到哪,睡觉时也要人模人样地从被窝里露出小半个头。有一回吃了药死的耗子,奶奶说,“猫有七条命”,就用她的土法子治,给猫灌醋,喝药水,但那一次好象不成功,奶奶便好几天吃不进饭。

奶奶有了重孙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打回电话来。听母亲说,奶奶在屋子里根本呆不住,在村子里到处走,碰到人就分糖吃。后来,我回老家的时候,照了一张四世同堂的照片,奶奶抱着重孙笑得真开心。

 

 

编辑: 刘莉
[发表评论]
菏泽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菏泽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菏泽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菏泽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菏泽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菏泽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菏泽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菏泽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闻图片
菏泽200余万尾鱼...
小轿车“闪腰”...
拆黄河浮桥 迎调...
世界献血者日:...
月嫂培训(图)
铲除罂粟(图)
社区话题热点
· [推荐] 天下第一汤
· 巨野金山秦王避暑洞游记
· [转帖] 三年前,我死了。
· [原创] 养个情妇做女儿(小说连载,每天更新一篇)
· 包子和馒头之恩怨
· 东明-菏泽 “2元”[讨论]
菏泽 菏泽新闻 菏泽大众网 中国菏泽 菏泽新闻网 菏泽综合门户网站

本网站所刊登的大众报业集团及大众网各种新闻、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大众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大众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大众网菏泽站 heze.dzwww.com  E-mail: heze@dzwww.com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
Copyright (C) 2001-2007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