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涛
2009-06-26 18:39:00
|
| |
多年来,我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想用心为父亲写一段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可每次提起笔,才发现自己的文字竟如此苍白。 父亲是个垒墙的建筑工,泥刀伴随了他大半辈子。每到农闲时刻,父亲总是背着他的那把泥刀,走南闯北,挣钱来维持一家五口人的各种开支,每到那个时候,父亲显然老了许多…… 记忆中,父亲是“坚强”的代名词,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一脸的严肃,让人看了都有点害怕。由于父亲是个干建筑的小工,所以一年到头都忙碌在外,只有到了农忙的季节,父亲才拖着疲惫的步伐从外面风尘仆仆地赶回来。每次回家,父亲身上都会背着一个算不上很大的包,里面除了他的生活用品、衣服、泥刀之外,底层还会藏着许多好吃的东西。那时候,盼望父亲能够早点回家,是我和弟弟最开心的事,因为我们可以享受美餐了。仔细算来,我离开家乡在外地工作已经11年了。随着时间的流逝,父亲显得老多了,头发花白,脸上出现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而终日陪伴他的那把泥刀,也因岁月的洗礼,似乎小了几圈…… 打我记事起,父亲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那把泥刀,方方正正,后面有一个握把,看上去好像面“小红旗”一样,迎风招展,平平常常的,很不起眼。但对于父亲来说,它却是个“宝贝疙瘩”,有了它,才养活了我们一家五口人,所以我们都对它有着特殊的感情。而对于泥刀的主人——我的父亲来说,我们更是敬佩不已,感情至深。那时候,家里收入低,父亲为了养家糊口,四处找活干,而自己却很节俭,粗布大褂穿了一年又一年,补了又补,始终没有换新的,而我和弟弟每年过年穿的都是新衣服,父亲见我和弟弟穿上漂亮合身的新衣服,他总是笑得合不拢嘴。当时,不管哪里有盖房的活计,父亲都会第一个报名参加,生怕被别人抢去了似的。 父亲常常对我们说,虽说他是个老百姓,没挣多少钱,但他“旅游”过的地方却很多,走南闯北,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也就是从父亲操起泥刀的那天起,我们一家人都为他担惊受怕——因为建筑工地上的活儿,不像从事其他工作,必须爬高爬低,危险性挺大。每到父亲背着泥刀外出的时候,母亲总会在一旁默默地祈祷,希望他能够健康平安。如今,在母亲的祝福声中,父亲干建筑已经整整25个年头了。20多年来,父亲从来都没有停下过手中的活儿,也总是和他的泥刀形影不离。期间,所盖的房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原来的平房到现在的高楼大厦。为此,父亲特别自豪。父亲早已把盖房垒墙当作一种乐趣和追求,看到别人高高兴兴地搬入新房,他总会躲在一旁偷偷地乐着,像欣赏艺术品一样。每当干活劳累、中途休息的时候,父亲总会从很高的架子上慢慢地爬下来,坐在地上两腿交叉,嘴里叼上一根烟,悠然地享受着,不时还往天空中吐着烟圈,把烟品得有滋有味,手里总不忘擦拭他的那把泥刀,然后再小心翼翼地放入自己的“专用包”里,生怕别人抢走他的饭碗。 日子像流水一样,在父亲背着泥刀四处为人家干活的平淡中慢慢度过…… 前两年,弟弟结婚盖新房子需要一大笔钱,无形中家里的负担又重了,父亲的活比以前更辛苦了,常常加班加点,因为这样可以挣更多的钱。去年冬天,我回家探亲,经过父亲施工的那座城市,我去看父亲,到了工地,工友们都说父亲在加班,高高的楼上,工友指着一个“黑点”说,那就是你父亲。 父亲正在楼上干活,炙热的太阳光从他那忙碌的身影射下,我心中默念,父亲你辛苦了。大概过了四十多分钟,父亲从楼上下来了,见是我,他显得兴奋极了,擦了擦脸上的泥水,冲我笑了笑说,“加班可以多挣20元钱”,此时,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泪水模糊了双眼,透过朦胧的视线,我才注意到,原本高大的父亲老多了,身材比以前瘦小了。 父亲告诉我,工地很危险,经常出事。有一天,父亲与往常一样,和他的工友们在一座12层高的大楼上垒墙,风刮得很大,天阴得很重,仿佛使人透不过气来。父亲和其他十几个工友在大楼的顶层干活,等快到完工时,忽然,附近“咔嚓”一声,距离父亲一米多远的脚架上,由于架子没固定牢固,支撑架子的木板断了一根,他的一位工友老王,顿时整个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一下子摔了下去,接下来的后果就可想而知。 当时,父亲脸都吓白了,如果上午不是老王硬要和父亲换位置,那么,掉下去的可能就是父亲。接连几天,父亲都在恐慌中度过,吃不下任何东西,父亲一是害怕,二是心里惦念老王,昨天还好好的一个人,有说有笑的,在一起干活,怎么说没就没有了,真是难以想象。事故发生后,虽然开发商赔偿了其家属一笔钱,但人都没有了,要钱还有什么用?父亲在一旁不停地唠叨。 父亲是个坚强的人,好在没过多长时间,就慢慢地缓了过来。但那令人难以忘记的一幕却像阴影一样,时刻笼罩着父亲,为了全家人的生活,为了这个家,父亲不得不在那种情况下拿起泥刀,继续干活。 直到今天,父亲回忆起那次意外事故,还心有余悸。每当想起他那个朝夕相处的工友,心情都十分沉重,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才真正读懂了父亲…… 20多年来,父亲都是用汗水,手拿泥刀把钱给一分一分挣回来供我们兄弟俩上学读书。父亲就像他手中的那把泥刀,一年四季,都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余热,从不叫苦叫累,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世间发生什么变化,他都会咬咬牙扛过来。 时光荏苒。如今,父亲虽然不再年轻,不再挺拔,但在儿子的心里,父亲永远都是那样的高大,无人能比,父亲虽然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背着泥刀,为养家糊口而四处奔波,然而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我们的日子却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小小的泥刀也光荣“下岗”了。 父亲,我会把您的宝贝泥刀,一直好好地去珍藏着,不管刮风下雨,我都会用心去倍加呵护它,直到永远……
|
|
|
|
菏泽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菏泽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菏泽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菏泽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菏泽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菏泽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菏泽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菏泽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