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宜晴,谷雨宜雨”。可惜,天公不作美,走到山前,已经细雨纷纷。晚春的凉风微寒,我心也不由伤感起来。“春风落雨万人思落花残色几多愁”。前年的今天,爷爷念起此句诗时的音容笑貌,如今还历历在目。可惜,岁月不饶人,08年秋,他已做古而去。
爷爷出生于民国18年,享年79岁,可谓高寿。他出生于贫农家庭,小时候给地主家放牛。记得孩提时,爷爷经常跟我讲起,当年游击队来到老区,他放牛到后山,亲眼看到地主家的儿子和他的几个马仔被砍头,就跑回村头叫:“革命军来了,地主家完蛋了!”每次说到这里,爷爷总是伤感的望着我们,浑浊的眼睛里还隐约透着一丝欣慰。现在回想起来,更多的,还是无言的沧桑。因为,地主郭老头当时就拿起一根大木棍,狠狠的打到他腿上,爷爷直接昏了过去。醒来时,他被乡亲抱着,才知道地主已经被游击队处死了。从此,爷爷跟着游击队,入了党,英勇的与国民党斗争,与日本鬼子拼命。
可是,他的腿,却一直没有医好。爷爷还说了很多打仗的故事。最记忆深刻的,是有一回鬼子来扫荡,八路军得到消息,快马加鞭告诉三乡八镇,可已经来不及了。爷爷当时还在县城里做地下活动,硬是抢了匹马就往村里赶。因为我们村最偏僻,现在村边不远就是自然保护区。那时更是只有羊肠小道,马到了山口就进不去了。爷爷一瘸一拐的翻山穿谷,到了村里大吼:“鬼子来了,快往后山跑啊。”他自己浑身是荆棘树枝划的伤痕累累,却硬是背着村西的老大爷,又爬了老半天,才找到一个石洼子,藏了起来。
我的老家,现在就是自然保护区。后山的后山,山腰上无数的大石头,形成天然的石洼地,村里人就在那里,躲过一劫。据说,当时村外的乡镇几乎都没几个人了解这里,所以,汉奸带着鬼子搜了半天,什么人也没见着,就放火烧了村子,灰溜溜的跑了。
可儿时的我,总是疑惑,爷爷他那一瘸一拐、风中残烛的模样,这个样子怎么打鬼子呢,县城这么远啊,爷爷跑回来要几天啊!那时候,不知道岁月无情的力量,虽然深信爷爷说的话,可在心底,总有未知的不解。现在想来,那不正是对生命的天真的认识么。慢慢长大,通过周边的人和事,才开始了解到生命的无常,岁月的沧桑。爸爸老了,从壮年的勇猛,到现在的白发。爷爷走了,从睿智的长者,回归苍茫大地。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爷爷,现在,我跪在你的坟头。我想,你年轻时,一定比你说的还要英勇,还要艰辛,你是我心中的英雄。
爷爷,现在,我们都很想念你。是的,你已辞世,但是关于你的传奇故事,我会珍藏,并告诉我的下一代。
“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心。”轻轻拔去坟前的杂草,轻轻扔开坟旁的小石,我无语,家人也都肃穆。忽然间,侄子欢呼一声:“看,那里有朵花!”我们眼前一亮,只见墓前一侧,生长着一朵美丽的小黄花,正在风中微微摇曳,却焕发着勃勃生机。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此时,看着那朵春雨滋润的小花朵,一家人都不由开心的说起话来。忽然间,我也明白了“清明”的真谛。
缅怀前人,珍惜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