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生活 | 文化 | 校园 | 财经 | 供求 | 汽车 | 房产 | 维权 | 旅游 | 论坛 | 博客

您的位置: 我与清明征文

爱是一道光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邹锋 2009-07-15 16:37:00

 

 

   这年的冬天依旧寒气逼人,十天的假期除掉路途的两天,同学的聚会,去亲戚家拜年,在家日子已然不多,最后一天我潜意识地拒绝了同学的留宿,非要呆家一天,哪里也不去,母亲自然开心,想办法要做好吃的东西,一会做蒸饺,一会又忙和着作糯米糍粑,一会又说十五不能在家呆了需要做点汤圆。我和弟弟实在忍受不了这寒冰的气候,纵然我们曾在这个环境里生活了十余年,但短短几年的南方温宜气候已让我们短期内更倾向于窝在被子里来适应这四季分明地域里的冬季。母亲对兄弟俩窝在被里的举动是又觉心疼又觉好笑,时常问一些在我们看来比较老土的问题,我们要么忙于看电视,要么专注于杀围棋,相互屠龙,对问题也是有一句没一句地回答着,母亲倒不以为意,问题总是很多,一个接一个,难到这就是人到中年话语多么!

十天的假期一晃就到了,母亲很觉惋惜,我无法多停留,便问弟弟能否在家多呆一天,因为他的假期稍长一些,我见她如此便也劝弟弟还呆一天,待到弟弟应承下来,晚上我收拾东西的时候母亲又说,还是两个人一起走算了,兄弟俩在路上有个照应,她更放心一些。

对于人的心思永远都无法做到掌控,就像她的态度转变永远都似乎没有先兆一样。

她征求我们的意见,带点家里的麻糖、花生、腊肉什么的,我和弟弟都怕麻烦回绝了。说要去送我们,我和弟弟也觉得麻烦,母亲见如此便没说什么了。

走的那天,大概五点就听到她在厨房里的声响,吃完饭天还未怎么亮。父亲推出他的“宝马”,新换不久的摩托车,我们找母亲告别,父亲这时候才说,她已经走半个多小时了,说要上街送我们上车。

当父亲的“宝马”驮着我们大半个家近四百斤的重量在乡间崎岖的道路上吃力地蜿蜒时,东方还没有一丝白,偶尔有路边村舍里的灯火漏出来,给这个清冷刺骨的早晨添了一丝暖的意向。车穿过两边夹互的山谷小路,攀过那不知历练何许年的青石桥,路突然空旷起来,车奔行的速度也快捷了起来,路边的麦地在车灯的照射下也影影绰绰,只一瞬便飞快地向后躲了过去。

父亲借先前出谷口的机会点上了一支烟,可以想象此刻他骑着他心爱的宝马的心情不像个元帅定也像个将军,挂档、加速精熟自如,坐在中间的弟弟可不干了,说,“熏”死了,骑个车还抽烟。父亲紧吸两口便吐掉了还剩大半截的烟。早几年我们全家就曾一致结盟反对父亲这个全家当中唯一的烟民,历数吸烟的各种劣处,但是父亲说,时间太长了,戒不了,我就这么点乐趣。从此,我和弟弟就再也没有提过,纵然是如很多资料说一根烟会让人的生命减少三秒,但我宁愿相信这只是危言耸听的传闻,毕竟也有那么多烟痞也活得须髯苍苍。于是,春节回家便忘不了买一两条好一点的烟让他开开荤,只是这种时候母亲便有不少可爱地埋怨,父亲对我们的助纣为劣则是少有地开怀。

我们快赶到车站时,在车站门口暗沉的光影里,远远地看见一个人,父亲的视力最好,也许是他对母亲的身形最熟悉,说,那是你妈吧。车行进了,果然是,她一手提着绿色的铅蓄电灯,一手提着个黑色的袋子。

这样的早晨天气实在太冽彻,寒气就像个屠杀者疯狂地夺走呼吸里、衣领里的热气,让人从鼻翼到胸腔里也感受到凉寒。我们进去后,车上人还不多,母亲帮我们把东西拿上去后,便站在窗外,隔着窗户叮嘱我们,无非是路上小心云云。我和弟弟默然地应承着,完了母亲似乎还不想走,我和弟弟便催她,说,外边风冷,回去吧,反正以后还会常回来的。

 催促多了,母亲见挨不住,便不情愿地往外走,走出几步突然又转回来,举起手电朝我们飞快地照了一下,然后便不再回头坐上父亲地“宝马”,一阵清脆地引擎声响起,母亲的头发在车启动的那一刹那,突然扬了起来,竟然在那灯火阑珊处那么清晰地印入我的脑海,我和弟弟心有灵犀地一起奔下车,可是那清脆地引擎声还是无可抗拒地渐渐弱了下去,那道强烈地白光也渐渐隐没在这黎明前最黑暗的晨雾里,最终一切都消逝得无声又无踪,无影又无形。

我突然觉得胸口有些堵了,不知是太寒冷的原因或其它什么鼻涕也一下子流了出来,垂到嘴翼上一点冰凉。

    回到车里,我和弟弟打开母亲走时递给我们的袋子,里面是我们坚辞不要的东西,分两个包很好地包好,因为她知道我们在武汉后就要分开了,一个去深圳,一个去上海。

    出来工作后,每年都只是春节习惯上的回家一次。一来是路途的遥远,总有些磨蚀了回家的意愿,更加上来往的成本费用、事物的繁忙这些理由,几乎将回家的意愿到付诸实际行动时已压缩到仅有的一次。

  记得刚毕业那年,当时刚出来几个月,没有挣到什么钱,当时的企业也没什么假期,春节就没有回家。直到临近春节那几天,几乎每隔几天母亲都打来电话问候一下,“你今年不回来了……”“那你在外面多注意穿点衣服,买点好吃的……”,其实话也不多,我知道她一来也没什么话说,顶多就是她说的想听听儿子的声音,二来她也还是心疼电话费。

对于中国这些没什么收入的内陆农村,如果我不是生于斯、长于斯我是不会体会到我母亲的难处,想给儿子多说会话,哪怕多听他几句埋怨话也会觉得满足,但另一方面却又心疼钱的要命,甚至可以说吝啬,纵然我和弟弟每年前或春节会留点给他们花,多买点衣服,水果改善一下生活,他们会开心地应承下来却多半不会执行,最后无奈我和弟弟只好商定:你们在家还是要穿好点,不然也是丢我们的脸。于是,在这话的压迫下,两人终拗不过去就去买衣服,也是挑便宜的买。

按照母亲的逻辑,在心理上不愿,在实际中打电话却是长话短说、细水长流的了,只有当我和弟弟打过去时,他们才高兴地每个人轮换着多说几句,长了也会催促是不是该挂了,要花多少钱啊,总让人有一种莫名的感觉,难道这就是一种小农式的在乎钱财的可爱么?

 由于那次没回家,内心总觉得缺少一些什么,难道这就是人常说的叶落归根的回归感觉么?我无法分辨出来,自那之后我和弟弟定下来以后无论如何,一年至少春节要回家一趟,实现中国最传统的大年三十团圆。

在这几年里,我们遵守着这一条规矩,在遵守规矩的同时,又感到一重无言的悲哀,本是亲情的重聚却变成了一场任务的约定,这是大多数现代人的无奈。

13岁就读初中就开始离家,不再是那种母健在儿孙绕膝行的生活,一步步远离母亲的视线,到那年毕业义无反顾地南下深圳,离别整整十三载,母子每一次的相聚都让她倍感开心,而我和弟弟回家就仿佛一下子进了一个温暖的堡垒,只有在家的感觉是最放松的。

     在家的日子,母亲总是把我们照顾的好好的,她总是想一些花样来做一些认为好吃的,其实在外面飘泊的这几年,什么海鲜珍馐没见过呢,只是她总愿意自主地以这样的方式在做着自己的坚持。可惜,直到我在写这篇文字前不久才意识到这一点,否则我一定不会那么轻慢,把一份份融入关爱与思念的饭菜蒸煮任意品玩。

     母亲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不幸的是她却占去了整个家族的最大的悲哀,兄妹九人中,排行老二,老大送人,老二升为实际意义上的老大,当外公用绳子将跑到学校去的妈妈捆回家的时候,对个人来说岂是一个残忍能完全言语时代悲剧造就的个人悲剧,母亲成为整个家族中唯一没有读书的人,当她平静地述说这份往事时,有时候会有些好强地说,别看我家里一个人也没读出来,要是我读书说不定比她们都强。我完全相信这个可能,因为当对一个一天没上过学的人来说,进行计算几乎是不可能的,她却已自学会一些简单的计算,平常的买卖都是独立进行的,尽管有时候觉得她的那些凑拼的算法过于幼稚,可是结果是一致的。对一个从没进学的人,我常觉察得到母亲在此方面缺失的那种遗憾,而化作另一方面就是对我和弟弟的叮咛与嘱托,自幼熟读四书五经的父亲在此方面倒看得开了,当年弟弟高考的学校比较一般,尽管在整个村里同期中已算佼佼者,父亲是不主张读下去的,对于一个普通的乡下家庭如何应对天文数字般的高等教育费用,这是中国这个社会数十年一直未被改观的难题?而我就在前面一届,弟弟的沉默、眼泪,我无力而又迷茫的说服坚持,最终还是母亲承担起这个最终的决策者,只要你们肯读,我就支持下去。她一直认为多读书总比像她这样要好,对于这个信条她就像至尊公理一样坚信不疑,付出的代价就是她美丽的容颜日渐似山涧的清泉渐行渐远渐小渐消逝,曾经在记忆里给予无限温柔母爱的双手纵然用强碱性的洗粉洗过亦难以漂尽那如沟壑、似山川般纹路里的墨印。

    一担一百二十斤的柴火在集市上可以卖到十块左右,而一个冬天她靠双肩要堆积起我和弟弟的部分零用钱,人常说中国的农民是最能吃苦耐劳的一批人,如果我不是在这样一个位置、这样一个环境我永远都不会体会到这话的份量。

可惜,很久以来我们都未体会到母亲的这番苦心,甚至常有叛逆的抵触,她竟是将其一生的时光用于实现一个在她已永远不可能的目标,如果这个目标成就了那么她纵然数倍的辛劳亦甘之如饴,事实上她付出了,当年她曾亲自说过的目标也早于几年前实现了,而当这个目标实现了她却不得不与我们自此云水苍茫、千山相隔,一年来一次短暂的团圆。

有时候想,当她决心把自己的儿子铸造成能自我生存的时候,从一个原始作业的状态下的乡村迈向她从未见过或许只有在电视上见过的钢筋混凝土状态的城市时是否曾思考过这将是从此把她的思念牵引到远方呢,是否曾想到自此随日月增长与自己曾寄予无限期望与梦想的儿子们再难有频繁的见面,却要忍受岁月磨蚀年轮去期待不是鹊桥会却胜鹊桥会的一年一度的母子团圆呢,我想,她不会想那么多,否则她也不会在那条路上走得执著,坚硬,一步一个深痕,她只是以她农村妇人的见识意识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布衣也可做王侯。

或许她也想到了,听到了,众多农村人常一起讨论的养儿防老之说,但她许是不想子孙后代从此被绑于这片黄土、埋没于这片荒野。

所以,所有的苦痛她都提前承担了,所以,无论如何她都用自己的方式鞭策着他的两个儿子,所以,她成就了那个穷困、偏远许多人都认为神奇的梦,一下子连续两年出了两个大学生。

你家祖坟上一定是长了弯柏树,很多人都对母亲说,只有这个时候母亲依旧年轻只是缺少护理的脸上总能漏出满意、开心地笑容。

直到最近我才明白,母亲一直在成全着我们,我们每一个动静她都感觉得到。

事实上,世界上每一个可爱的母亲是在用自己的青春在成全着自己的儿女,当他们的儿女们在逐步走向辉煌时,自己却渐渐走向了落幕,我想母亲就是这样。

春节回来时,碰巧和弟弟一起,当我们一起租车翻越几十里到达家时,还未到家母亲就感觉到了,她说在一分钟前就仿佛听到了车的声音,她想可能是我们,所以就走出来在下坡接住了我们。

最真的爱就会有神的指示,是这样子么?

……

车启动后,故乡苍陋的小镇渐渐向后退去,窗外沿路簌立的白杨亦无可奈何地向后急奔而去。因起得早,我和弟弟有些困顿,便停了聊天,老板开了碟机,播放的是前不久曾风行一阵的《天下无贼》,可惜以演丑角出名的傅师傅出场不久即没了影,后面就是一连串引人入睡的对话,这更增添了睡意。

也不知过了多久,车猛地停了下来,加完油又继续上路了,按照以往的惯例车也应该快到汉口了,便振作精神,看起已不再新鲜的碟来,傻根依然是将不可能的傻一路傻到底,从我家乡的小镇便开始一路裝痴弄傻到汉口,只是当他用北方人怪异的腔调开始唱那么一首同样已不新鲜的歌曲的时候,我想起已渐远别的故乡,想起那站在村口守望儿子归来的母亲,想起母亲那在朦胧的晨色里飘散的发,想起那临别的最后一照,宛如一道电光给我以启示,只为在这临别前多看自己心爱的儿子们一眼,以后就又要忍受365天的期盼,又要等候31536000秒的思念。

酸甜苦辣一场梦,心中只剩忧和愁,身老体衰岁月催,思儿常在万里遥!每一秒的思念便让你多老去一分,而儿子们也便长大一分,难道上天仍是在维持一种情感的平衡,赐予一个人力量就要夺取另一个人的力量么。

母亲呵,纵然面对时是无比的欣喜,却无人懂你独个时感觉的落寞!

可惜,直到很久之后儿子们才明白这些,或者远远都未明白,母亲的心思与胸怀又岂是儿子在这一么短暂的一刹那全然理解通透得了呢,那瞬间的顿悟也只是因为儿子们欠你太多、太久, 片刻间散发的人子天性。

爱是一道光么!已照亮我久已蒙蔽的心灵与思绪,母亲呵,你开启的窗户将不会再被关上,那里将只会有你已蓄积了二十余年的感动与牵挂,而我将不会再孤独,那里有你一生的努力与期望伴我随行,你伟大的用心也许我很久才能明白,但渐悟的金锁已被打开,在这条道路上我定会明了你真挚的苦心孤诣。

前两天,你打电话来,唯一的就是想和儿子说说话,就算无益也要询问一下儿子的牙痛是否已经好了。你说,爸爸要外出打工了,我不识字又不会打电话,所以就趁他还在家给你打一个。而我竟然又一次向你许诺将来要教你识字,以前曾教过你写自己的名字,但你只记住了你的姓是由两个方框堆叠在一起,我亦不知道这是多少次向你承诺,遗憾更是愧憾无比这唯一的一个承诺却至今无法帮助、督促你完成。而我一向自诩为拥有男儿的魄力,却无力抛却手头的工作为你多付出一天、多一小时,而你却用一生来实现你自己的承诺,而那竟是你一生最大的快乐与目标。

身在千万里,何时可还家?

当秋叶落尽满地黄的时候,我一定打包思念的行囊,当冬雪已妆点老屋的脊梁的时候,我一定已踏上回乡的征程,当乡愁的汽笛在你的耳边回响的时候,母亲大人,那一定是儿子已经回来的音息。

 

 

编辑: 刘莉
[发表评论]
菏泽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菏泽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菏泽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菏泽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菏泽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菏泽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菏泽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菏泽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闻图片
全省武术散打锦...
十一运武术散打...
东明超限超载治...
巨幅画卷献礼祖国
菏泽200余万尾鱼...
小轿车“闪腰”...
社区话题热点
· 第八届网上看河南
· “30年巨变看江苏”
· [推荐] 天下第一汤
· 巨野金山秦王避暑洞游记
· [转帖] 三年前,我死了。
· [原创] 养个情妇做女儿(小说连载,每天更新一篇)
菏泽 菏泽新闻 菏泽大众网 中国菏泽 菏泽新闻网 菏泽综合门户网站

本网站所刊登的大众报业集团及大众网各种新闻、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大众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大众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大众网菏泽站 heze.dzwww.com  E-mail: heze@dzwww.com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
Copyright (C) 2001-2007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