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到“相依为命”这个词,人们心里立刻会觉得是一种悲凉、凄苦之状。其实也不然,许多年前,我和祖母曾经相依为命——那是我中学毕业之后,结婚出嫁之前。80年代中期中学毕业之后待业在家,虽然人整日蜗居家里大门不出,心却日夜天马行空,周游世界。那时祖母七十多岁,一个没有文化、封建思想极浓的老人,她重男轻女,在我出生之前,她很盼望有孙子。当我作为第四个女孩降临这个家庭时,大家都烦透了,遭受怎样的冷遇可想而知。但是烦归烦,好歹是一条命,既然来了既然活了,祖母还是很疼我的,毕竟血浓于水。我稍大点时,头上扎了一个“朝天鬏”,每逢过年,祖母都会赶集给我买几朵花戴。这种花是电光纸做的,明亮、鲜艳,别在头发上,照照镜子,心里美滋滋的,然后跑出去炫耀似的跟小伙伴奔跑嬉闹。过年除了有花戴令人欢喜,还有压岁钱令人渴望。那时在外工作的父亲每逢过年都会换一些崭新的票子给祖母,然后祖母再分发给我们这些晚辈儿,发钱时,祖母常常诙谐地说:“我当了一回钱过道。谁不听话,拿新票子割耳朵。”
我小时侯,母亲脾气很大,动不动就给我一顿严厉的打骂,以至于许多年后我还常常做那样的噩梦,被母亲追打时,我总是惊恐万状地哭叫着,拼命往祖母家跑,不管祖母在做着什么,她都会立即放下手里的活儿,挺身而出,把我挡在身后,暴怒的母亲不依不饶,坚决要抓要打,祖母阻挡不住,毕竟她年纪大了,又是小脚。挨打的是我,伤心难过的是祖母。后来见到我哭叫着跑过来,她就二话不说,拉我进屋,“哐”的一声把门关上,极其麻利,并插上门栓,任凭母亲在外面拍打着门叫骂。我吓得哇哇地哭,祖母抚慰我:“别怕,门插上了,你娘进不来!”几十年过去了,祖母关门时那种紧张、麻利的动作还时时浮现在眼前。我忽然想到如果那时没有祖母的话也许我早死掉了。
就是这样一个经常挨打的小孩,长大以后忽然有一天心血来潮极想拥有一把吉他,幻想背着吉他,做个游吟诗人,浪迹天涯。穿越沙漠,看长河落日,游离草原看蓝天白云。遐想中似乎看见自己骑着骏马背挎吉他在广袤无边的草原上奔驰,长长的黑发在脑后随风飘扬。
浪漫的幻想极具诱惑力,按耐不住内心的狂热,跑到百货大楼买了一把“美声”牌吉他,叫表弟教我如何弹奏,那时我的小表弟十六七岁会弹琴会蹦迪很另类,大概相当于现在的街舞少年。肩膀斜挎吉他回到家时,祖母没见过,很好奇,问是啥东西。我说玩具,六弦琴。祖母又问多少钱,我说五块六,因为怕老人家心疼,我少说了10倍,可她仍然心疼:“五块六!够买几回菜了。”
后来我参加工作了,母亲常年在姐姐家照看孩子,家里只剩下祖母和我,每天我出门上班,他总是叮嘱:“路上小心。”回来无论早晚,她总是拄着拐杖在大门口张望,因为视力太差,她听见声音就问“是霞回来了不?”如果是我她就很高兴,如果是过路人她就会自言自语:“哦,认错人了。”
第一次拿到工资我就给祖母买了牛肉,她高兴得不得了,逢人就夸孙女中用了。老人最爱吃柿子,每到秋天柿子熟时,我都一次一次地买,祖母总是心疼地说“别浪费钱了,我好好的,啥饭都能吃。”
尽管满心想孝顺祖母,但也有惹她生气的时候,因为年少不懂事,乱使性子.现在想起来时时后悔,时时自责.亲爱的祖母啊!我多想多想再为您买一筐柿子,多想多想再为您买一块牛肉,可是您已经走远了.留下遗憾和怅然在我心,正如古人所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赡而亲不待.愿您在地下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