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文物 彰显情怀 随着我市文物保护工作的不断加强,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也在不断提高,社会上一批有识之士将自己私藏的宝贝捐献给了国家。 赵光林先生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赵光林是牡丹区牡丹办事处人,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曾任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党支部书记等职。2005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他结识了时任菏泽市人大副主任的潘建荣。交谈中,赵光林表达出了强烈的思乡情结,将自己多年的珍藏捐赠给家乡。 为了完成文物捐赠事宜,赵光林和我市相关人员都做了大量工作。2006年8月2日,在北京市中国书籍出版社会议室举行了隆重的捐赠仪式,80多岁的赵光林先生将毕生收藏的109件(对)文物捐献给家乡。 文物工作 迎来春天 我市的文物征集、管理工作,在改革开放以后,迎来了春天。 此前,全市几代文物工作者靠骑着自行车、带着干粮,走遍了乡镇村庄,征集了大量的文物,但没有专门设置机构。1974年,原菏泽地区艺术馆成立文物组,1975年成立原菏泽地区文物管理站,1995年正式成立文物管理处。大批的文物也正是在拨乱反正后征集上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