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亚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庆波 李效谨 郓城报道
引语:
郓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春秋鲁成公四年筑城名郓,西汉置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郓城县是水浒故事的发祥地,素有“梁山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之说,水浒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是山东省首批旅游强县,荣膺“中国好汉之乡”称号。为展现郓城厚重历史与新发展面貌,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用视频带你看“打卡”郓城,看家乡新变化。今天我们推出《打卡郓城》第一篇——畅游唐塔公园,通过镜头领略千年古郓的风采。
郓城唐塔介绍
唐塔,位于郓城县城胜利街北段东侧,是一处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建筑。据《郓城县志》记载,因建于五代·后唐长兴二年而得名”唐塔“,又因坐落在观音寺内又名“观音寺塔”。唐塔历经多次修缮、重建,宋代1次重建,1956年修缮塔顶,1992年砌底重修。于1984年8月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唐塔原高七级,由于受地震灾害和战争的破坏,地表现存4级,现塔高约32米,周长44米,为八棱四门楼阁式砖檐,东西南北四面各设券顶乾坤门,其余四面为砖雕假窗。塔心室和佛龛顶部,由层层砖斗拱环砌成拱顶,连塔内迥廊顶部,也由砖斗拱精砌而成。
初夏晨昏,数千只燕子翔集,绕塔飞鸣,“荒塔燕子”是唐塔的一大特点。据附近的老人介绍,塔上自古以来居有数千只独特的“燕子”,一年四季在塔内筑巢,且从不落地,冬夏季蛰眠,春秋季绕塔飞鸣,翅膀似燕,头及脚腿似蝙蝠,靠滑翔起飞。传说孙膑因眷恋故土,死后化为云燕,飞回故里,萦绕在古塔周围,因此唐塔燕子有“严冬不南迁,有足不成行”的说法。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唐塔和郓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岁月的冲刷,洪水的袭击,成为郓城古老文明的象征,现已成为郓城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返回菏泽大众网首页>>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