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区妇幼保健院李宏向教授:坚守岗位三十载,“医”路初心不改

2022-12-02 18:19: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文文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文文 菏泽报道

  菏泽市牡丹区妇幼保健院名誉院长、省级儿科专家李宏向教授从事儿科临床专业35年,他曾在省级多家医院担任儿科带头人,常年在临床一线服务于广大患儿,在患儿眼中,他是一位慈祥的老爷爷,在家属眼中,他又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长辈。近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切实感受到了李宏向教授的从容始于目标的坚定,以及那颗心系儿童的赤子之心。

  从医三十载,用行动践行誓言

  为了更进一步学习儿科专业知识,李宏向通过不断努力学习,于1991年考进大连医科大学,成为了一名儿科硕士研究生,还曾在沈阳军区总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三甲医院)等学习工作过。他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耐心、恒心”,对待每一位就诊患者,每天与孩子打交道已成了他的一种习惯。

  从医三十载,李宏向教授倾力守护新生儿的健康,在每一天的坚守中践行医者的誓言。儿科相对于成人科室来说,有很大的不同, 儿科常常被人戏称为“哑科”,服务对象大都是尚在懵懂之中、牙牙学语的婴幼儿,沟通上的不顺畅加大了患儿诊治的难度。医生对病情的准确诊断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治疗上,这就要求儿科医生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功底,要考虑到孩子身材弱小,对药物的副作用及耐受性,避免对孩子造成伤害,做出全面的治疗方案。

  守护希望,悉心救治危重症新生儿

  10月份,在省城医院治疗了115天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带着呼吸机,插着胃管转入我院。据介绍,孩子出生时胎龄不足26周,在省城治疗3月余,现仍需要呼吸机辅助救治,并且不会吸吮,需要从胃管内打奶,因为经济困难才回到家里治疗。李宏向教授回忆道,当时,孩子虽然治疗了这么多天,病情仍非常严重,接受患儿不仅要承担很大的压力,还要有一定的技术保障才行。他迅速召集科室有关人员进行病情分析讨论,制定详细的救治方案,安排有经验的医护人员专门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救治,患儿病情明显好转,撤掉了呼吸机,锻炼孩子自行吃奶,出院时孩子体重4公斤多,状态良好,家属非常高兴,并连连感谢!

  守好医者初心,填补菏泽市技术空白

  李宏向教授不仅自己有精湛的医术,更重要的是他经常对科室人员进行技术上的指导和培训,要求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紧跟我国医疗技术发展的步伐;在道德修养上,要有高尚的医德,把患儿当成自己的孩子去精心护理、精心治疗,不能出现一丝纰漏。

  从医多年来,李宏向教授最深的感触就是:“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幸福源泉,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就是要守好医者初心,呵护儿童健康,为万千家庭带来幸福安康。”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提高危重症新生儿救治水平;进一步提高儿科知名度,创造出一些特色专业,填补儿科专业方面的一些技术空白,为广大患儿保驾护航,为菏泽市儿科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坐诊地点:牡丹区妇幼保健院 门诊北一楼儿科门诊

  坐诊时间:每周周三、周四全天

  周一、周二、周五在病房查房

初审编辑:刘松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object HTMLUListElement]
    [object HTMLUListE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