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刘松
责任编辑:刘进
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菏泽报道
为满足鲁西南地区广大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就医需求,使更多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获得更好的诊治,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菏泽市精神卫生中心)特邀山东省立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教研室主任焦志安教授于6月20日8时-12时到赤水路院区精神科门诊一楼专家门诊三诊室坐诊。
届时,需要就诊的患者需要携带患者既往病历、检查报告资料,提前半小时到达完善基本信息登记。坐诊期间限号25人次,为方便患者就医,可提前在“菏泽卫生健康”预约。
据了解,焦志安教授擅长睡眠障碍、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心理应激以及各种情绪障碍等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擅长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沉、多梦、无睡眠感等症状,由抑郁症引起的头痛、头晕、头胀、食欲不振、胃肠不适等躯体症状的诊断与治疗。
多年来,他一直从事临床心理工作,对心理障碍及各种心理行为问题有较深入的研究。尤其对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心理应激以及各种情绪障碍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菏泽市精神卫生中心)是市级临床重点专科。门诊设有精神科门诊、心理门诊、心理测评室、经颅磁刺激治疗室等。病房部分现分为10个病区,其中6个封闭式病区:精神科三病区、精神科四病区(强制女)、精神科五病区、强制医疗男病区、精神科重症病房、老年精神科和成瘾医学科,4个开放式病区:睡眠医学科、心身医学科、临床心理科、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科,病床共计768余张。在病区管理上,实行封闭和开放式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诊断治疗上,大胆探索,努力与上级医院接轨,并配合心理治疗、生物反馈治疗室、经颅磁刺激治疗、光照治疗、经颅直流电治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西医结合适宜技术等,让数以万计的精神疾病患者得到康复,重回社会。
菏泽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成立于2007年。前身为菏泽心理咨询中心,后于2017年更名为菏泽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隶属于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菏泽市精神卫生中心)。秉承一院两区的理念,八一路院区与赤水路院区均设科。该中心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科研、教学、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承担了全市人民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科普宣传、大中小学及企、事业单位心理保障服务。在人才架构方面,汇集了一支由心理学和精神卫生双重背景的专家团队。团队由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心理测量师共同组成,共计40人。其中心理治疗师34人,12名为专职心理治疗师,22名为兼职心理治疗师,所有心理治疗师均具备深厚的精神科背景与丰富的临床经验,且常年参加各种心理治疗相关培训,其中6名治疗师具有中德、中美、中挪精神分析连续培训班受训经历,4名治疗师具有中德催眠治疗连续培训经历。
中心设有心理咨询室、个体心理治疗室、家庭心理治疗室、减压团体活动室、VR减压室、沙盘室、心理测量室、六角团体室、教学观摩室、宣泄室、热线值班室等,覆盖从个体到家庭、从评估到干预的全链条化支持。服务采用“一对一”个性化方案,通过多模式心理评估、跨学科团队协作及AI智能追踪系统,动态优化“生理-心理-社会”综合诊疗计划,充分满足来访者的个性需求,保障来访者全周期心理健康服务。先后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心理CT系统、智能身心反馈训练系统、音乐放松催眠治疗系统、VR虚拟现实实训系统、多维互动击打宣泄系统、智能心理减压舱等先进设备。以“尊重、疗愈、成长”为核心理念,致力于为全市人民提供科学、安全、温馨、普惠的心理健康支持,打造一站式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初审编辑:刘松
责任编辑:刘进
5月18日上午,2025年“亚足联女足日”山东巨野站活动在龙堌镇龙海足球场举行。本次活动以“足尖绘梦、绿茵丹青”为主题,由亚洲足球联合会、中国足球协会联合主办,巨野县足球协会、龙堌镇体育运动协会承办。通过文体展演、趣味足球、友谊赛等多元形式,吸引120名乡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