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健康卫生 > 健康资讯

“毒”鱼防不胜防 学几招你也可火眼金睛

2013-09-07 23:42:00 作者:赖芳杰  来源:华西都市报
9月2日,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对餐饮服务提供者经营的面点(馒头、包子)、面粉、鲜活水产品、餐饮具的监督抽验结果。识毒有招这些鱼也吃不得  含酚的鱼——鱼眼突出,体色蜡黄,鳞片无光泽,掰开鳃盖,可嗅到明显的煤油气味。

      9月2日,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对餐饮服务提供者经营的面点(馒头、包子)、面粉、鲜活水产品、餐饮具的监督抽验结果。结果显示,成都蜀风园餐饮文化有限公司大酒店的桂鱼、成都滋味烤鱼莲桂西路店的草鱼均被检出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毒性的违禁物“孔雀石绿”。

      黑心商家年年有。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怎么才能买到安全健康的鱼类食品呢?对此,水产品相关专家为大家支了点招。

      “孔雀石绿”是一种化工产品,具有高毒、高残留及“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2002年5月,农业部将“孔雀石绿”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禁止用于所有食品动物。

      成都食药监工作人员提醒市民,最好到正规的大型市场购买鱼类食品,要从感官上多加辨别,挑选鲜活的鱼,千万不能吃死的、看着不新鲜的、变了质的鱼。

      要辨别鱼体内是否有孔雀石绿,一是看鱼鳞的创伤是否着色,受创伤的鱼经过浓度大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泡后,表面会发绿,严重的还长有青草绿色;二是看鱼鳍,正常情况下鱼鳍应该是白色的,而经孔雀石绿溶液浸泡过的鱼鳍也容易着色。另外,若是发现通体色泽发亮的鱼也该警惕。对于不易识别的鱼,在吃前要尽量浸泡,这样即使鱼经过了孔雀石绿溶液的浸泡,也可以稀释,减轻对人体的毒害。食药监提醒市民,购买活鱼回家后可以用清水养上一两天;如果是已经杀死时鱼也要尽量用清水浸泡1个小时左右。做法上,尽量煮透、蒸透,不要生吃。识毒有招这些鱼也吃不得

      含酚的鱼——鱼眼突出,体色蜡黄,鳞片无光泽,掰开鳃盖,可嗅到明显的煤油气味。烹调时,即使用很重的调味品盖压,仍然刺鼻难闻,尝之麻口,使人作呕。

      含苯的鱼——鱼体无光泽,鱼眼突出,掀开鳃盖,有一股浓烈的“六六”粉气味。煮熟后仍然刺鼻,尝之涩口。

      含汞的鱼——鱼眼一般不突出。鱼体灰白,毫无光泽。肌肉紧缩,按之发硬。

      含磷、氯的鱼——鱼眼突出,鳞片松开,可见鱼体肿胀,掀开鳃盖,能嗅到一股辛辣气味,鳃丝满布黏液性血水,用手按有带血的脓液喷出,入口有麻木感觉。 华西社区报记者 赖芳杰 见习记者 张鹿

     

    http://finance.chinanews.com/jk/2013/09-06/5252987.shtml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晋伟雄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