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健康卫生 > 健康资讯

“纯天然”概念可靠吗?

2013-09-25 10:30:00 作者:  来源:北京日报
现代生物技术不同于自然界中随机的基因转移,是人工地有目的地进行基因转移,并用这种手段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给我们带来巨大福祉。还有,很多商家大肆宣扬自己是纯粹“非转基因”,这其实在暗示只有“非转基因”的才是安全的,才是高品质的,这完全是误导公众,是不正当竞争。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而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和科技联系越来越紧密。很多新观念、新知识,我们不了解就落伍了。而很多科学家、科技工作者,也很愿意和公众分享知识和心得。从本期开始,科技周刊将不定期推出《科学沙龙》栏目,听专家们聊聊科学上的那些事儿。

      日前,在由中国科学报组织的农业生物技术媒体沙龙活动中,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生物学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姜韬、果壳网主编徐来等人,针对转基因作物育种的几个概念发表了各自的见解,现摘编如下供读者思考。

      “基因转移”很常见不可怕

      姜韬:现代生物技术是以基因转移为中心的技术。说到基因转移,很多人可能望文生义觉得有恐惧有抵触。其实这在自然界中是十分常见的。

      比如杂交育种,从分子的角度实际是无序的大规模的基因横向转移,它把远源的品种进行杂交,之后就使得原来根本没有机会在自然界形成后代的作物形成了杂交的后代。通过人类后来的筛选,把其中比较优秀的后代筛选出来。还有人类子代和父母相比,4.6%的基因是不同的,这些变化是随机发生的。所以大家不要对遗传改变过于恐惧,这是很正常的情况。

      现代生物技术不同于自然界中随机的基因转移,是人工地有目的地进行基因转移,并用这种手段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给我们带来巨大福祉。

      不能认为“纯天然”就好

      姜韬:在反对转基因作物育种的各种声音中,有一个所谓的“纯天然”的概念。其实“纯天然”的概念很不可靠。就拿我们的食物来说,因为绝大多数的天然果实在自然进化的选择中形成自我保护机制,常常是有毒的,我们吃很多“纯天然”的东西会死人。而我们现在常吃的各种植物果实,与它最初在野生状态下“纯天然”的样子往往有了很大改变,已经经过人工驯化不“天然”了。

      所以,绝不能认为“纯天然”就好,不“天然”就不好。关键的标准是看它对我们人类有没有好处,而不是是否“天然”。

      怎样看待公众知情权?

      徐来:很多人强调,对于吃不吃转基因食品,公众要有知情权选择性,这当然是对的没有问题。但问题在于,很多公众对于育种技术的科学内容是不了解的,他们往往容易望文生义出现不必要的误解。应该说,凡是经过批准允许上市的食品,都是经过严格的科学评估,都是安全的。

      比如说,核辐射育种是农业育种的一种常用技术,它的好处就是能够诱发基因突变,从而让我们挑选出那些有着基因突变优势的品种。这个技术也是安全的没问题的。但是,如果我们平等地尊重公众的知情权选择性,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标识这个作物是经过转基因育种的,而却不要求标识这个作物是经过核辐射育种的呢?

      还有,很多商家大肆宣扬自己是纯粹“非转基因”,这其实在暗示只有“非转基因”的才是安全的,才是高品质的,这完全是误导公众,是不正当竞争。

     

    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3-09/25/c_125441994.htm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晋伟雄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