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健康卫生 > 心灵家园

胶原蛋白遭遇信任危机 乱象丛生为主因

2013-06-01 17:31: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对保健品企业的生产、流通以及广告宣传等环节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有了理性的消费者,保健品市场的各种“李鬼”也就失去了存在和再生的土壤,保健品行业才能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

      对保健品企业的生产、流通以及广告宣传等环节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多了“随时监管”、“严厉处罚”两道约束,企业的侥幸心理就会减少

      近日,有新浪认证的知名医生发表微博称:“所有口服胶原蛋白保健品‘全是骗人的’……”微博发表之后,引发广泛议论。不少营养学家、皮肤专家加入炮轰阵营,一一吐槽胶原蛋白的种种不是。与此同时,多家生产胶原蛋白产品的公司却否认产品“有危害”。

      专家、厂家各执一词,消费者一时无所适从。不少追求“美容”、“抗衰老”功效而服用过胶原蛋白的消费者,纷纷表达对胶原蛋白类保健品安全性的担忧。一度快速发展的胶原蛋白保健品市场“神话”,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暂且不提胶原蛋白美容“神话”是否由此破灭,保健品市乱象丛生确是不争的事实。“三株口服液”、“红桃K”……一家家保健品企业通过狂轰滥炸的广告宣传吸引消费者眼球,缔造了保健品市场的“神话”;可不久后,这些企业被证明存在虚假宣传,保健效果子虚乌有,“神话”最终破灭。有的保健品生产企业挂羊头卖狗肉,套用批号生产其他种类产品,甚至直接编造保健食品批号。这不仅成为危害保健品市场发展的毒瘤,也给消费者的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乱象背后,是企业竞相争夺的巨大市场利益。随着人们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保健品市场近几年非常火爆。有数据显示,我国保健食品产业规模已经超过2600亿元,而且有可能保持年均超过10%的增长速度。巨型蛋糕面前,企业都想分一杯羹。再加上保健品产品多、发展快,保健效果判断标准不一,市场监管难度大。这样一来,给不法企业留下了违法生产、随意贴标的可乘之机,有的企业打起“钻政策空子”的歪主意。

      良好行业环境是保健品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少数企业不守规矩的短视行为,在某一时期能够从市场渔利,创造“神话”,但长远来看,不仅有可能影响合法企业的正常发展,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而且会打击消费者的消费信心,让保健品市场失去长远发展的动力。对于调整期的保健品行业来说,整治乱象成了发展的必经之路。

      根治保健品市场乱象,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补足监管短板。可以考虑建立企业生产数据库,实现企业生产情况、诚信情况可查询;对保健品企业的生产、流通以及广告宣传等环节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多了“随时监管”、“严厉处罚”两道约束,企业侥幸心理就会减少。

      保健食品不是灵丹妙药。消费者要正确看待保健品的功效,树立科学的养生观。面对花样繁多的各种保健品,更要擦亮眼睛、保持理性,不要追风攀比,轻信一面之词。有了理性的消费者,保健品市场的各种“李鬼”也就失去了存在和再生的土壤,保健品行业才能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

        (责任编辑:刘银春)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