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健康卫生 > 心灵家园

用血旺季装上献血淡季 济南血液库存跌破警戒值

2013-08-02 18:41:00 作者:田可新  来源:大众网
7月18日上午,章丘市中医院组织开展爱心献血活动,共有80余名医务工作者参与进来,共献血2.38万毫升。济南市无偿献血返还标准为:献血本人5年内用血,按照献血量的5倍返还,5年后终生等量返还;累计献血2000毫升以上,本人终生免费用血,直系亲属终生免费等量用血。

      □田可新 马光哲 报道  7月18日上午,章丘市中医院组织开展爱心献血活动,共有80余名医务工作者参与进来,共献血2.38万毫升。

      ◆核心提示

      7月份,济南血站血液库存量持续在正常库存量下限(40万毫升)的半值线上徘徊,甚至一度跌破警戒值(20万毫升)。业内人士表示,“用血紧张”与眼下正处于无偿献血“淡季”不无关系。然而,面对这几乎年年都有的“告急”,省城何时才能告别用血紧张?

      □ 本报记者 田可新  本报实习生 徐艳丽

      库存跌破警戒值

      “最近,我几乎每天都会接到省城几家医院接连不断的催血电话,有时候病患家属直接找到血站来要血。”7月17日,山东省血液中心济南血站办公室工作人员坦言,这个夏天他们的工作压力“很大”。她告诉记者,该站要同时保证“可预见”的血液临床供应及“突发性”的应急供应正常,血液库存量最少不能低于40万毫升,但今年6月下旬以来,该站血库存量却频频跌破20万毫升的警戒值,最紧张的一天,库存量一度降至10万毫升……

      “这就意味着血液无法正常供应,临床用血紧张,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济南血站站长刘绍辉语气凝重。按照规定,单血型(常见A、B、O、AB四种)每种不低于6万毫升,可今夏“最吃紧”时,O、B型血就剩了几袋,省城多家医院的手术因“存血不足”的原因均被迫推迟,“我们必须先保留一定量的存血,用于危重病人的紧急抢救,在此基础上再尽最大努力满足各医院的用血需求,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血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样的供需“缺口”,是长期、周期性存在。据介绍,夏冬两季往往是各种疾病和意外事故的高发期,城市用血量相应会大大增加,近年来来省城就医的病患日益增多,省城的年用血量正以每年15%的增速增长,“尽管济南市去年全年采血量达12吨,年增速保持在10%左右,但仍难以填满这个不断扩大的缺口。”

      血源结构单一遭遇献血淡季

      缺口大,另一个原因是市民无偿献血量下降。7月18日上午,记者在停放于泉城广场西侧的山东省血液中心的采血车旁“蹲守”一个半小时,仅有两位市民上车献血。“若不是这个时节,一天也能迎来几十名献血市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天气炎热,能特意跑来无偿献血的市民本来就不多,而又适逢暑假,大学生大都离校。缺了这支主力军,采血现场当然“冷清”。

      数据显示,我国人口献血率仅为8.7‰,大学生、农民工、军人占绝大部分。这种过于单一的血源结构在省城济南同样存在。数十万驻济高校学生成为当地宝贵的献血生力军。济南血站也有专门的采血车在高校校园长期驻守。但是,近年来,这份长期而过度的依赖,也给省城用血带来了多次周期性的“措手不及”——每年6月下旬至8月底、12月至来年2月,由于学生暑、寒假离校引发的采血量陡然降低,进而出现“血库告急”的连锁反应。同时,由于济南市的各大高校分布于多个区、县,采血车须及时跑遍各个学校,还得发动学生参与,工作量、采血效率也大受影响。

      激励与宣传均不可少

      7月9日,“济南市卫生系统爱心献血活动”启动,得到了卫生系统干部职工的有力支持。截至19日,已完成22家单位共计964人次的采血工作,总献血量达到226800毫升,暂时缓解了省城用血的燃眉之急。

      不过,仅一时“救急”还不够,还需要政策措施予以“激励”——2012年7月1日,由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新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开始实施,同年9月1日,根据卫生部要求,无偿献血的志愿者在我省省内异地用血时,其费用在用血地就能得到及时的报销,再由献血地支付所需血液费用。

      济南市无偿献血返还标准为:献血本人5年内用血,按照献血量的5倍返还,5年后终生等量返还;累计献血2000毫升以上,本人终生免费用血,直系亲属终生免费等量用血。去年全市公民无偿献血返还受益者达712人次,报销金额达41万余元,同比增长28%。

      不能忽视的是,仍有部分市民还对“无偿献血”心存疑虑。采访中,有些人告诉记者他们担心献血“有损健康”“伤害元气”“致使体重增加”,还有的甚至找出网上的帖子声称“献血会造成血液功能的弱化甚至丧失”等等诸多理由。对于网上的这些说法,专家一再重申——人体献血所丢失的水分和无机盐类在1至2小时内就可从组织液处得到补充;丢失的血浆蛋白数天后即可恢复正常;血液里的各种细胞本来就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红细胞约为120天,白细胞只能存活一到两周,而血小板的寿命不过9天,因此即使不献血,老细胞也会不断被新细胞所取代。据科学测定和实践证明,献血可以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加速血细胞再生,促进血液新陈代谢,预防和缓解高粘血症、心脑血管病等的发生。

      按照《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法》,在15到55周岁人口中,城市居民对无偿献血知晓率应达到85%以上,农村居民达到75%以上,在校青少年应达到95%以上。市民还有这些“心结”,说明针对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业内专家表示,无偿献血的宣传中,不仅要普及科学知识,还要宣传有关的法规政策,更要进一步公开相关的献血、用血信息,让这些内容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得到常态化制度保障,完善志愿者活动体系的支持,推动无偿献血由市民分散、偶然参与转向团体化、预约参与,由流动随机转向定点服务,工作开展更由城市迈进农村,使其呈现更加良好的效果。

      原标题:省城:何时告别用血紧张?

初审编辑:初审编辑:张蕾
责任编辑:刘银春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