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老花眼矫治术可以防白内障
杭州55岁的罗大姐,鼻梁上架着副眼镜。30年前,她读中学的时候就开始戴近视眼镜。听讲座都喜欢坐在前排,怕远了看不清。可麻烦事在这几年又来了,“现在看东西,太近也不行了。”罗姐又掏出一个透明的眼镜盒,“我只能随身再带一副老花眼镜。前不久刚配的。”
罗姐上了50岁以后,看书、报纸的时候,就嫌自己手臂不够长――近了看不清啊,手就越伸越远。最后只好安耽再配副眼睛。根据需要,A、B眼镜换着用。
9月6日,来自德国的眼科专家约根森博士,做客本报名医公开课。台下来了两百多位为眼睛困扰的读者。他们有的像罗大姐一样两副眼镜用晕了头;有的相貌光鲜年轻,虽然没有配戴老花眼镜,但一看书、写字,就被毫不留情地暴露了“上了年纪”的事实。
“不是你们运气不好,人过了45岁,总有一天要遭遇老花,因为你的晶体,会失去调节功能。”上海德视佳眼科的当家人、约根森博士,在这堂“别让老花眼镜出卖了你的年龄”的公开课上,向大家介绍了一台世界上最先进的老花眼矫治术。因为更换了晶体,所以矫治之后就不会再得白内障啦。
过了45岁
老花眼是正常的事
眼睛是身体的重要器官,是外界向我们传递信息的媒介,健康的眼睛,保证我们能看到世界的五彩斑斓。
健康的眼睛,天生就具有调节驱光度的能力。无论是远还是近,在调节的过程中,眼睛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弯曲度,来适应距离的变化。
眼睛为了看清近距离的目标,晶状体的弯曲度伸张开去,这样便使得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了清晰的图像。
人年轻的时候,眼睛一张一弛的活力度非常大,能随意调节,结果还很准确。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的密度逐渐增加,晶状体也会像皮肤一样,弹性开始变得越来越差。晶状体一松弛,就逐渐失去了准确聚焦事物的能力。这便是老花眼的由来。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手机上的字,看上去越来越模糊;昏暗的灯光下,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看清菜单的内容;更别提过去那些得心应手的针线活……那么很抱歉,您的眼睛可能已经老花了。
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被老花眼困扰。约根森博士说,在中国,50岁以上的群体,老花发展得很快,到了七八十岁,白内障又成为致盲的第一大原因。如果早早在60岁左右更换了人工晶体,就可以避免白内障的发生了。
晶体更换
治愈老花眼成为可能
约根森博士说,这几年大家已经比较熟知的激光手术是无法治愈老花眼的。治疗老花眼,需要采用屈光性晶体置换术。
这一手术不复杂,原理和现在不少老年人都会接受的白内障手术一样,是从老化的晶体着手。
约根森博士做这个手术,只需要10分钟,5个步骤:
1、 飞秒激光,在眼球上“切”开一个2毫米的口子;
2、然后将原先老化的晶体,进行精准地切割分解;
3、再通过飞秒激光在角膜上做精确的个性化切口;
4、运用超声乳化吸除晶体碎片;
5、最后将为每个患者量身定制的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替换原有老化的晶体。
创口非常小,无需缝合,滴几滴药水,自然收口。
完成这样一系列的步骤,老花眼就彻底治愈了。
约根森博士说,多焦点人工晶体,是根据每位患者眼部的不同情况定制的,“15年前,我就开始尝试用多焦点人工晶体替代老化的自然晶体。这些年来,用来作替换的人工晶体的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所以今天我们可以用非常好的人工晶体来治愈老花眼。可以将远处和近处的物体,同时成像对焦到视网膜平面上。”
患者术后不必依赖眼镜,就可以清楚地同时看远或看近,解决近视、老花、白内障这些忧患。
眼底有毛病
手术做不了
“拿眼睛开刀”,很多病人听着就犯怵。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手术的安全度,术后的恢复能有多好。
约根森博士说,手术整个过程是不需要用刀的,采用的是最新的飞秒激光技术,它可以让手术过程变得更加精确,风险也很低。但如果有的老年人,眼底本身已有问题,就不能做手术了。
术后恢复要多久?
“喏,昨天(周四)有十多个病人,来做手术。一般来说,他们下周一就可以正常上班去了。”约根森博士说,患者术后恢复的速度非常快,能很快地看清事物。
今年的5月10日,上海的张女士,在约根森博士位于上海金茂大厦的德视佳眼科诊所,接受了我国第一例老花眼手术。术后24小时她就恢复了多焦点视力,远、近、明、暗,她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不再需要戴老花眼镜了。
现在约根森博士每天都要做近二十多台老花眼手术,就在公开课开始前的四、五个小时,他才刚刚结束当日的最后一台手术。“在中国,近视发生率达到75%,是欧洲的两倍多;而老龄化程度严重,也导致中国有老花眼治疗需求的人群,越来越多。”
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3-09/11/c_1253667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