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健康卫生 > 心灵家园

医师多点执业 有助摒弃“以药养医”

2013-09-21 23:14:00 作者:分享到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医师多点执业 有助摒弃“以药养医”  ◎有助摒弃“以药养医”  事实上,在一些乡镇医院和民营医院,约请公立大中医院的专家来坐诊、做手术并不少见,这既能充实其医疗力量,也能让患者在求诊过程中减少奔波之苦。医生自由执业后,待遇、科研条件、医患氛围等软环境,都会影响医生的执业去向,将促使医院提升各种软硬环境。
    原标题:医师多点执业 有助摒弃“以药养医”

      ◎有助摒弃“以药养医”

      事实上,在一些乡镇医院和民营医院,约请公立大中医院的专家来坐诊、做手术并不少见,这既能充实其医疗力量,也能让患者在求诊过程中减少奔波之苦。允许多点执业,只不过是将这种事实提升到了公共政策的层面。

      当前,一些医生的收入水平还不够高,面对生活的压力,容易成为医疗“腐败参与者”。允许多点执业后,医生可在自己支配的时间内搞些“兼职创收”,其收入水平应该能有所提高。同时,品牌医生会得到更多市场认同。这能促使医生遵守职业道德、提升医疗水平,有助于摒弃“以药养医”,转为“以技养医”。

      (刘克梅河南开封市民)

      ◎可激活“一池春水”

      医疗体系的人才壁垒仍然存在,只要分配或注册到哪家医院,医生就很难再有“走出去”的机会。此前医院之间的竞争主要局限于医疗设备、大楼等硬件,医生这一最重要的医疗资源却被遗忘。由于医生缺乏职业危机感,往往追求“不出事”,无须业务精湛也照样无损衣钵。

      医生自由执业后,待遇、科研条件、医患氛围等软环境,都会影响医生的执业去向,将促使医院提升各种软硬环境。由于经济调节因素的影响,许多医生愿意且能够到基层行医,有利于提高基层医疗水平,并减轻大医院的压力,对现有的就医习惯也会产生影响。(罗志华广西桂林医生)

      ◎谨防荒了“责任田”

      应该看到,医生自由“走穴”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一方面,能出去“走穴”的医生都是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医生,他们是医院的骨干。当遇到有病人需要急救等突发事件时,其所属医院随时可能需要他们去救场。另一方面,医生“走穴”的收入一般比在所属医院高,这可能会使很多医生热衷“走穴”,而不安心于本职工作。这几年不少公办学校的名师在私立学校里“走穴”代课,而在所属的公办学校糊弄任务,影响到学生的合法权益,就是个镜鉴。

      所以医生应当首先做好本单位的本职工作,在休息期间有余力的情况下自由执业。而且要让所属医院知道其去向,别因为“走穴”荒了自家的“责任田”。(张立美山东临沂教师)

      ◎制度考虑应更周全

      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约束,医生自由执业可能变成另一版本的演艺圈。一者,“走穴”医生的工资由谁来发放?任何一个名医能力和水平的提高,除了自身努力因素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所在医院的培养,而这些成本的付出来自所属医院。凭什么让原来的单位给他们发工资,却让医生赚着自己的外快呢?二者,“走穴”医生的行医行为算“公”还是算“私”?行医有风险,在给病人看病、动手术的时候,出点事故可能难免。医生“走穴”时若出了事故谁埋单?医生个人又能否承担得起?

      这些都是在规划一个新方案时应该考虑的。笔者认为,“走穴医生”可以有,但还要考虑得更周全些。(郭元鹏江苏徐州职员)

     

     

    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3-09/21/c_125419224.htm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晋伟雄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