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健康卫生 > 心灵家园

医养结合 社区医院办起日间“托老所”

2013-10-10 08:19:00 作者:  来源:北京晨报
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大量惠及民生的政策密集出台,“其中一点就是老百姓要梨的时候不能给苹果,”北京市民政局新闻发言人李红兵一语道出了民政干部的心声。

      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大量惠及民生的政策密集出台,“其中一点就是老百姓要梨的时候不能给苹果,”北京市民政局新闻发言人李红兵一语道出了民政干部的心声。市老年人的养老、优待、参保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民政部门、各社区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头等大事。

      在“托老所”医养结合

      早上来、晚上回,一天15元早午饭全解决,来了有人给量血压、测心率,中午有地儿睡一觉,要想看病有人陪,要想康复有人管,得空还能听听健康讲座……甘家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办了“日间照料病房”深得民心。而如何更好地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一直是政府部门特别是民政部门的一件大事。

      与一般的“托老所”不同,甘家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托老所”依托于医院,注重“医养结合”模式。老人患慢性病的比较多,他们每天到这儿后,都有医务人员给他们测血压、量体温、数心率,并记录在册,一旦老人有任何的不舒服就会有专人陪同就医。而且,老人们每天的早饭和午饭依托中心食堂,医生护士吃什么,老人就吃什么。

      北京市民政局表示,相对于“养”,老人更看重的是“医”。针对于此,北京市将会大力发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方式。目前北京市400多家养老院中,有30余家实现了老人看病医保报销。

      外埠老人也领优待卡

      越来越多的常住北京的外埠老年人领到了“北京市老年人优待卡”,坐公交车、逛公园可与北京老人享受同样待遇。

      根据7月1日起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外埠老人应与本地老人享受“同城优待”。北京市民政部门急老人所急,6月底起即启动办证程序,7月底2万多外埠老人率先领到“优待证”。

      2004年王阿姨从山东老家来北京快10年了,“看到一块去公园健身的老姐妹免费坐车、免费逛公园,我心理就很不平衡。其实,钱是小问题,这个政策让我们外地老人感受到了尊重。”王阿姨说出了很多老人的心里话。

      政府资助低保户参保

      近日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要求社会救助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此举意味着,“献爱心”式的单纯救助将停止,而是按照“先保险、后救助”的原则,做好社会救助与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的衔接。

      北京市民政局表示,过去“献爱心”式的救助模式并不能把钱用在刀刃上。以医疗保险为例,对于一些没有工作丧失劳动能力的低保家庭,政府将先出资金支持其参加医疗保险,一旦低保家庭成员发生疾病产生费用的时候,将先由医疗保险进行报销,再进行社会救助。

     

    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3-10/10/c_125504400.htm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晋伟雄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