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财经频道 > 保险

保单质押贷款悄然走俏 上半年贷款余额达1001亿元

2013-07-17 11:51:00 作者:  来源:金融投资报
在银行资金紧张、民间高利贷暴利的背景下,自去年以来具有手续简单、不需要担保人、抵押物和收入证明等优势的保单质押贷款,备受很多短期急需资金的客户青睐。而为了应对可能存在的保单质押贷款保户无法还款的情况下,各家保险公司也纷纷作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机制。

      在银行资金紧张、民间高利贷暴利的背景下,自去年以来具有手续简单、不需要担保人、抵押物和收入证明等优势的保单质押贷款,备受很多短期急需资金的客户青睐。日前,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上透露,截至今年上半年,保险行业保单质押贷款余额达1001亿元,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资金周转,有效盘活了存量资金,满足了小微企业的需要。

      四险企去年发放贷款680亿

      “保单也能贷款?”上个月初,做服装生意的市民唐女士还清了60万元贷款,而这笔救急的钱是她通过保单分红从保险公司贷出来的。

      据唐女士介绍,她是2010年年初投保了一份分红型年金保险,年缴保费30万元,缴费期是5年。今年4月份,由于资金周转问题,唐女士不得不与保险公司业务员联系想办理提前退保。在得知唐女士难处后,该业务员向她推荐了保单质押贷款业务,不久后,唐女士拿到了63万元的贷款,及时归还了拖欠的贷款。

      唐女士的经历并非个案。得益于融资需求的不断增加,民间借贷成本高企以及银行资金紧张,令保单质押贷款得到很多小微企业和高净值客户的青睐。“对于客户而言,保单质押的融资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的资金需求,而保险公司也可以盘活资金获得不错的利息收入。”一保险公司四川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

      根据上半年四大上市险企披露的2012年年报来看,截至2012年年底,四大上市险企的保户质押贷款规模达到680.17亿元,相较2011年的525.75亿元增长近三成,增速达到29.4%。同时,险企保单质押贷款利息收入增长更为明显。

      融资需求在不断增加

      “截至今年上半年,保险行业保单质押贷款余额达1001亿元。”日前,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上,专门将保险质押贷款以“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服务小微企业发展”的方式提出。项俊波强调,保单质押贷款业务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资金周转,有效盘活了存量资金,满足了小微企业的需要。

      此外,项俊波还表示,保监会加大保险资金运用改革力度,鼓励保险公司创新资金运用,服务小微企业。部分机构通过投资企业股权、基金、债权、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形式,探索与小微企业共赢发展的途径,如资产管理公司通过资产支持计划购买小贷公司的小额信贷资产包,为小贷公司增加可放贷资金,间接支持了小微企业发展。“融资需求的不断增加是今年上半年保单质押贷款继续增长的主要原因。”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保险公司内部人士表示,目前不少保险公司保单质押利率普遍在6%左右,“对于客户而言,保单质押贷款的利率要低于银行贷款利率,同时保险公司贷款出去也能获得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这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信用风险控制需要警惕

      伴随着保单质押贷款业务的快速发展,有专家建议,其背后隐藏的信用风险需要警惕,险企应该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机制。

      在此之前,有研究人士指出,具有资金融通功能的寿险保单抵押贷款,被高端投保人以低成本贷出上百万资金之后,有的并非“应急”,而是挪作他用,极端的甚至出现了参与民间借贷的情况。

      而为了应对可能存在的保单质押贷款保户无法还款的情况下,各家保险公司也纷纷作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机制。其中,中国平安建立了以风险评级为核心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太保则根据不同险种约定,最高可贷金额为保单现金价值的70%至90%不等﹐贷款到期前不能增加贷款金额。只有当贷款到期时投保人归还贷款利息后,才可办理续贷。

初审编辑:丁厚勤
责任编辑:成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