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财经频道 > 保险

苏宁加速“全金融”布局 拟设立保险销售公司

2013-08-30 13:46:00 作者:  来源:中国网
昨日晚间,苏宁云商公告称,公司拟与关联方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发起设立“苏宁保险(放心保)销售有限公司”(拟用名,下称“苏宁保险”)。在电商行业争取首张保险代理牌照,苏宁或许想及早“抢滩”企业级保险市场。

      苏宁云商(002024.SZ,下称“苏宁”)的金融布局再下一城。

      昨日晚间,苏宁云商公告称,公司拟与关联方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发起设立“苏宁保险(放心保)销售有限公司”(拟用名,下称“苏宁保险”)。

      根据公告,苏宁保险拟定注册资本为1.2亿元,主要业务为代理销售保险产品、代理收取保险费等。其中,苏宁出资人民币9000万元,苏宁电器集团出资人民币3000万元。

      如果成功通过保监会的审批,这将是国内电商行业的首张全国性保险代理牌照。

      据保险业内人士介绍,只有取得全国性保险代理牌照,才具备销售企业级保险的资格。目前,大部分电商平台仅销售个险。

      抢滩企业级保险

      苏宁并非初涉保险领域。去年8月,苏宁易购保险频道正式上线,联合中国平安、中国太平洋、泰康人寿等,推出车险、意外险(包括航空意外)、健康险和家财险等险种。

      根据本报记者整理,天猫、京东、易迅网等已涉足保险销售,并主要以标准型和短期型的险种为主,但复杂寿险、健康险、医疗险等产品仅在小范围试点中。

      在电商行业争取首张保险代理牌照,苏宁或许想及早“抢滩”企业级保险市场。

      一位苏宁高管向记者透露,其首批合作伙伴包括泰康人寿等十多家保险公司;未来将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发适销对路的保险产品,不仅推出个险产品,还将面向企业推出保险产品和方案,最终打造风险解决方案的服务平台。

      他同时表示,保险销售公司成立后,将在深化现有保险频道的运营基础上,在店面中引入保险产品和服务。

      昨日,苏宁保险(筹)的首批合作伙伴之一、华泰保险经济经融风险事业部总经理闫明表示,在国际上,保险公司一般更专注于产品创新、定制个性化理财产品、为客户量身定做专门产品,而保险代理公司则专注于营销和服务。

      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性保险专业代理机构92家,2012年全国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实现保费收入1007.72亿元,其中全国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实现业务收入181.45亿元,同比增长20.44%。

      “在欧美保险业发达国家,保险专业代理早已成为保险营销的主渠道,实现的保费收入占总保费的60%以上,而在我国目前这一比例尚不足5%。”闫明表示。

      他分析称,目前,苏宁的主营业务与保险行业存在不少关联,例如:红孩子和缤购,其目标人群是女性和婴幼儿,这部分人群是中国寿险的主要保费来源,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发适销对路的保险产品。

      同时,苏宁供应链上有数以万计的合作伙伴,对于这些公司,可以围绕其特点定制相关的信用保险、网络安全保险、物流货运、仓储保险等诸多险种,并提供配套的增值服务。

      “全金融”野心

      “如果成立保险销售公司,苏宁供应商将是最具黏性的用户。对于电商平台而言,B2C模式对供应商的控制力度强于平台模式。”IBM资深战略分析师王祺认为,苏宁拥有线上和线下两大支付金融体系,这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多方面资源和借鉴经验。

      截至目前,苏宁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已经涵盖第三方支付(易付宝)、小额贷款(苏宁小贷)、保险和理财等领域,加之已经“胎动”的苏宁银行,苏宁的金融布局也颇受关注。

      与阿里金融“平台、金融、数据”的路线略有不同,苏宁称其互联网金融布局为“全金融”。一位苏宁高管曾向记者表示,除了提供还款、转账、基金、保险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之外,后期,苏宁将利用线下1600多家实体店的优势,将苏宁易购正在开展的金融业务复制到线下。

      东方证券家电及零售资深分析师郭洋认为,从近期互联网金融的布局速度,表明苏宁对于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趋势的反应越来越快。

      郭洋称,在这样的理念下展开互联网金融布局,一方面可以形成新业务收入(利润),也更好地运用公司的现金流;另一方面,增加了对上游供应商及下游客户的信贷、融资服务能力,未来将成为黏住客户、留住供应商的核心优势。(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初审编辑:张蕾
责任编辑:成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