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财经频道 > 保险

外资健康险冷对自贸区 细则不明确暂处观望状态

2013-10-10 10:26:00 作者:刘敬元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政策将支持在自贸区开放措施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医疗保险机构。有保险行业分析师称,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医疗保险机构的意义,“更多的在于借鉴先进经验,并配合其他资本项目开放。

      原标题:外资健康险冷对自贸区

      业内人士认为,在上海自贸区设立外资健康险机构还需要理顺整个健康产业链,同时如何划定健康保险经营范围仍不明确

      被各界寄予厚望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于9月底正式挂牌了,业内认为,国务院公布的总体方案涉及保险业的内容,相较此前预期的政策放宽幅度要“窄”。

      不过,即便方案中仅有的一项“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医疗保险机构”也并未触动保险相关方的敏感神经。“在更多细则出台前,我们还不能做出任何决策。”某外资健康保险机构对《证券日报》的这一答复反映出,“观望”是这家外资健康险面对上述政策松动时的选择。

      等待细则

      自9月29日起,上海自贸区挂牌至今已有10余天,与首个业务受理日企业注册热情高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尽管政策支持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医疗保险机构,且外资健康险独资公司开闸是诸多国际健康险巨头一直存在的呼声,但尚未见相关方有动静。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政策将支持在自贸区开放措施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医疗保险机构。随后,保监会对上海保监局提出的有关支持自贸区建设的事项作出批复,第一条即,支持在自贸区内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保险机构。

      目前,涉足国内健康保险市场的外资保险机构包括瑞士再保险、维朋、DKV、GBG、MSH、Bupa等。记者联系的其中三家机构均表示是否在自贸区申请设立专属健康险机构,还要等具体细则出台。而就如何预判这项政策可能给国内健康险市场以致保险市场带来的影响,几家外资机构更三缄其口。

      有保险行业分析师称,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医疗保险机构的意义,“更多的在于借鉴先进经验,并配合其他资本项目开放。”

      健康保险,一般是指保险公司通过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等方式对因健康原因导致的损失给付保险金的保险。

      为业内共识的是,国内健康保险市场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如2010年出版、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社科院课题组共同编著的《中国健康保险发展报告》预测,按照不同口径估计,2015年健康保险潜在的市场需求在2520亿元到1.036万亿元之间,分别是2012年健康保险保费收入的2.9倍和12倍。

      广发证券2012年9月发布的研报显示,2011年我国健康险赔付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仅为1.47%,这与发达国家的成熟健康保险市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在以商业健康保险模式为代表的美国,2005年这一数字就已经达到37%。

      保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国实现健康险保费收入742亿元,同比增长28%,占全部人身险保费收入的9.5%,占比相较去年同期的8.1%提升1.4个百分点,而在一个成熟的保险市场,健康险业务占人身险的比例一般为30%左右。

      诸多问题待定

      某寿险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期待上述试点成功,“健康保险的专业化经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国际知名健康保险机构的进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国内健康保险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供给能力,引导国内健康保险为服务民生、服务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发挥功能。”

      安盛保险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颖晖在其微博上表示,支持在自贸区内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保险机构,该政策的积极意义在于打破了寿险不能独资的限制(可以经营长期健康险)。

      不过,在实务中上述试点还面临一系列问题。

      袁颖晖认为仅设立专业健康险公司没有实际意义,对于效果如何只有拭目以待。“更需要理顺整个健康产业链,包括(外资)医院、国际网络间结算的便利性、流动性、健康管理机构、专业中介等等。”

      他同时提出了如何划定经营范围仍不明确的问题,“如果是只能在自贸区内经营健康险业务的话,那区区二十几平方公里能有多大的业务资源呢?”

      这些都是细则要明确的问题。

      除此之外,而那些进入国内健康险市场的外资健康保险机构曾提出的政策期待,至今仍对政策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如最早进入国内健康险市场的慕尼黑再保险旗下欧洲最大健康险公司DKV曾表示,希望在市场运作和资本运作上有更多的空间,以便于各个公司产品的通盘布局和长期的战略考虑。同时,其还希望政策能在门诊医疗体制上有一些松动,以便健康险公司有针对性开发出更多、更好的产品。

      编者按:自贸区带给上海的机会不仅局限于贸易领域,更关乎金融、航运等多方面,而这些领域也带给保险业无限遐想的空间。保监会日前发布关于支持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八项举措,支持在自贸区内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保险机构,支持上海开展航运保险,培育航运保险营运机构和航运保险经纪人队伍,发展上海航运保险协会等。有专业人士认为,自贸区这块试验田不仅将给国内保险业学习国外经验的机会,更将给国内保险业提供在国际舞台“扑腾”的机会。(证券日报 见习记者 刘敬元)

初审编辑:张蕾
责任编辑:成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