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 星期四

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财经频道 > 焦点新闻

“高考经济”不该这么火 让其回归本真

2013-06-09 08:18:00 作者:朱磊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我们乐见高考安全有序,服务完善,更乐于看到高考期间一些传递“正能量”的爱心事件出现。我们乐见高考安全有序,服务完善;我们更乐于看到高考期间一些传递“正能量”的爱心事件出现。

      我们乐见高考安全有序,服务完善,更乐于看到高考期间一些传递“正能量”的爱心事件出现。但我们不愿见到“高考经济”的畸形发展

      近日,老家的亲戚来京办事,打个电话让帮忙预订酒店。笔者忙不迭到周边的3家酒店跑了一圈,居然全部客满,甚至豪华套房都没剩下一间。酒店服务员说,因为紧邻高考考点,客房两个月前就都被预订了。有的考生家长为了让孩子在高考间隙休息好,不惜高价订了套房。因为订的人多,酒店原有的折扣都取消了。

      细想想,这就是所谓的“高考经济”了。酒店推出的专为考生静心备考的高考套房,其实不过是普通客房换了个高考招牌;考场周边有人专门为考生提供吸氧服务,吹嘘说是有增强记忆力的特别功效;还有些推销员在学校门口搭起了临时雨篷,免费发放功能饮料和宣传资料,不但饮品来源不明,而且影响了考试秩序……就算是高考结束后,考生也要提前预订表达师生情谊的谢师宴,到时候,饭店更要狠赚一笔。

      变味的“高考经济”能够“火”起来,家长们的心理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面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家长与考生一样承担着沉重的心理压力。有的家长道听途说,把物质条件当成了决定孩子前途的重要砝码。另一方面,一些家长虽然对“高考经济”的各类产品效果存疑,却抵不住攀比之心的拷问。其消费的主因并不完全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还有不能让自家孩子输在“硬件”上的考虑。

      这样的不良风气助长了“高考经济”虚火。加上商家挖空心思地炒作,“高考经济”变成了一块“唐僧肉”,各行各业想出奇招、怪招以期分得一杯羹。他们炒作的目的,并非帮助考生以更好的状态迎接高考,而是抓住考生及家长考前心理赚钱而已。

      笔者粗算了一笔账:从购买高考复习资料到请家教个别辅导,从为孩子改善伙食到购买保健营养品,从考试期间住宾馆到考试结束的谢师宴、庆功宴,全套消费少则四五千元、多则上万元。对广大百姓来说,这哪里是什么“经济”,纯粹是种浪费,额外的负担。特别是对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来说,“高考经济”只会让他们原本饱受煎熬的身心再多些沉重。

      我们乐见高考安全有序,服务完善;我们更乐于看到高考期间一些传递“正能量”的爱心事件出现。但我们不愿见到“高考经济”的畸形发展,更不愿见到一些商家因为唯利是图扰乱高考秩序。遗憾的是,这种现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专门的部门来管理。

      要让高考经济回归本真,需要多方齐心合力。教育、工商等相关部门要严把监管关口,让一些恶意炒作的企业失掉生存土壤;考生和家长也要理性面对高考消费,让高考有一个纯净的理性环境。(朱磊)

     

    (责任编辑 成芳)




新闻热线:0530-5122000 新闻邮箱:dzwhzjzz@126.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