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财经频道 > 焦点新闻

三成海归青睐中西部 就业人数3年从2%到30%

2013-07-11 17:01:00 作者:丁晨 杭舟  来源:大众网
日前,一项调查显示70%的海外人才归国后即驻足于沿海少数发达城市。更多驻足于中西部的大城市  尽管中西部在海归选择就业城市时会被纳入考虑的范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西部在吸引海归人才方面呈现“遍地开花”之势。

      杭舟绘

      日前,一项调查显示70%的海外人才归国后即驻足于沿海少数发达城市。而2009年,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说,当时98%的归国人员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只有2%去了中西部地区。数据变化的背后是海归心态、中西部就业环境的变化。

      中西部何以成海归选择新宠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归国后选择在中西部城市工作,有多方面考虑。据中国青年海归协会成都分会会长彭肖肖介绍,海归工作选择中西部城市往往有以下几种考虑。首先,中西部一些城市生活成本较低。其次,东部人才资源相对饱和。而中西部城市中,海归在行业内部的竞争力仍较大。最后,海归的就业心态也更加平和、理性。

      河北贝克艾瑞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白向阳,在谈到自己选择河北作为创业地点的原因时说,在物质条件方面,中西部地区的创业成本低,主要表现在消费成本低,包括厂房、办公室的租金低以及人力成本低。其次是空间大,即地域空间广阔,而且个人和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也更广阔。在软环境方面,近年来中西部地区优惠政策投入力度逐渐加大。值得一提的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中西部创业者与外界沟通变得更为便利。

      除了外部的吸引力之外,海归自身对于中西部地区的情感认同也是他们选择去当地创业的重要原因。斯米克美加集团总裁萧永瑞女士,是海归创业的成功人士。她在采访中表示,她的父母都是武汉人,所以她在武汉创业更能获得一种亲切感和认同感。萧永瑞说:“回到一个自己熟悉的环境,回到家乡去创业,肯定会比在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中方便很多。”除此之外,她还出资办学,努力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贡献。海归对家乡的感情诉求,在他们进行创业选择的时候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更多驻足于中西部的大城市

      尽管中西部在海归选择就业城市时会被纳入考虑的范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西部在吸引海归人才方面呈现“遍地开花”之势。

      更多的海归将就业城市锁定在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大城市,如省会城市。首先这些城市和北上广等东部一线城市相比,竞争没有那么激烈,海归在这些城市还保持着相对竞争力。其次,这些城市也具备海归就业所需要的外部条件,如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科研条件、信息资源的丰富程度等。

      根据2012年发布的《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蓝皮书显示,中国海归的创业地点,正在逐渐转向内地及中小型城市。但在海归创业所选的热点城市中,仍以武汉、成都、西安、沈阳、哈尔滨等省会城市为主。据山西留学人员创业园的邱宇主任介绍,之所以省会城市会受到青睐,是由于相较于地级市,省会城市能提供更为健全的服务机构,加之相应的优惠政策,能够吸引更多的海外人才。

      就业环境仍需改善

      中西部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在吸引海归创业上仍有其自身的不足,这些不足也反映在就业环境上。白向阳认为在中部一些小城市创业,交通不便是首要难题。“常常去外地开会时要先赶到省会城市,才能坐上飞机”。其次,企业发展需要人才团队,然而人才引进仍旧存在困难。另外他特别强调,中部城市虽有创业的优惠政策,在网络上查询也很方便,但在落实上还存在欠缺。“如果政府能加强与创业者之间的沟通,在政策的具体落实方面再增加一些力度就更好了”,他说道。

      与此同时,武汉光谷集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野,在接受采访时则表示,他在创业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于优惠政策的不连续和融资平台的不完善。当地政府出台了吸引海归人才的优惠政策,但有时政策的延续性不够,使得海归创业者们难以在一个安心的环境中专注于创业。

      此外,在资本运营方面,中西部地区的融资成本较东部沿海城市高,融资平台还不完善。例如企业贷款等渠道还不是很通畅,而且当中存在着不透明的现象。这些困难也给海归所创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丁晨 杭舟)

      原标题:三成海归青睐中西部 就业人数3年从2%到30%

初审编辑:李强
责任编辑:成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