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志宁
责任编辑:刘进
大众网记者 张迪 通讯员 雷晓丹 菏泽报道
2025年2月,东明的张女士因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产生了退保意向。一天,张女士在互联网平台浏览到一则宣扬“全额退保”的广告,对方自称“专业维权机构”,承诺能够协助张女士实现“全额退保”,但需收取退保金额30%的手续费。 张女士轻信该说辞,与对方签订代理协议并支付高额手续费。此后,该代理方利用张女士的信任,实施伪造证据、恶意投诉等行为。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联系、上门拜访等多种形式,以找黑产被骗的实际案例劝导张女士,帮助张女士挽回损失并维护保单权益。
“代理退保”的风险
信息泄露风险
代理机构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保单、银行卡等敏感信息,可能导致信息被滥用或泄露。
资金损失风险
代理机构以“手续费”“服务费”等名义收取高额费用,甚至直接截留退保金。消费者实际到手金额远低于预期,甚至无法追回损失。
法律风险
代理机构可能通过伪造证据、恶意投诉等非法手段逼迫保险公司退保,消费者可能因此卷入法律纠纷。
保障丧失风险
代理机构诱导消费者退保后,可能推荐其他不适合的金融产品,导致消费者失去原有保障。
信用受损风险
代理机构可能通过恶意投诉、伪造材料等方式操作退保,导致消费者信用记录受损。
风险提示
理性看待退保。退保通常会使消费者遭受一定损失,建议秉持理性态度,审慎作出退保决策。消费者不应仅仅因为一时的资金困难或被误导就轻易决定退保;
选择正规渠道。如有退保需求,应通过保险公司官方指定渠道办理相关手续,切勿轻信“全额退保”等虚假宣传信息。正规渠道能保障退保过程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强化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向不明第三方透露个人信息,谨慎签订各类代理协议。保护好个人信息是防止陷入“代理退保”陷阱的关键。
“代理退保”黑产严重危害消费者权益和保险市场秩序,抵制非法代理退保,维护自身权益,守护钱袋子,为美好生活筑牢安全防线。
初审编辑:王志宁
责任编辑:刘进
在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上,李方慧和杨文龙两个名字迅速走红,这两位菏泽输送的年轻的运动员,在短短3天内,夺得两项冠军。[详细]
2月8日,哈尔滨亚冬会雪上项目在黑龙江省亚布力滑雪场开赛。在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比拼中,中国队选手李方慧夺得冠军,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亚冬会获得的首枚金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