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财经频道 > 山东财经

黄三角:撬动土地杠杆 一收一放力促循环经济

2013-06-09 11:44: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作为国家战略,从2011年起,山东启动了这一地区未利 用地的开发。闲置低效土地清理处置勒紧了企业节约集约用地的那根“弦”,而释放的土地则为转调创腾挪了空间。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作为国家战略,从2011年起,山东启动了这一地区未利 用地的开发。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东营、滨州等地的20万亩盐碱滩被改造成耕地和建设用地。位于黄三角腹地的东营市,一方面通过紧控土地存量,用倒逼机制 逼迫企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通过盐碱地开发,培育土地增量,为生态产业蓄积发展后劲。

      在东营市利津县,眼下,一场针对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的清理处置工作正在进行。利津县国土局局长崔新亮说,省里把土地批回来以后,一年没开工的,就属于闲置。低效主要是投资额度和建设的面积未按合同要求进行建设的。

      经过排查,14宗900多亩涉嫌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土地浮出水面。

      利津县经信局局长陈其文说,形成倒逼机制,督促企业让它在产业链的高端寻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最起码是鼓励类的项目。对于涉嫌企业没按要求整改的,就由政府依法收回,指挥部代表政府统一供给手里有项目的企业。

      清查效果立竿见影,利华益集团一个占地350亩的项目原本上了“黑名单”,而在同一块土地上,一个年产55多亿元的C4综合利用项目将于10月份建成投产。

      利华益集团副总经理魏玉东表示,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多层框架,把土地资源利用优化,可以说是高密度,高效益投资项目。

      闲置低效土地清理处置勒紧了企业节约集约用地的那根“弦”,而释放的土地则为转调创腾挪了空间。

      利津县委书记杜振波说,这从土地的产出率上,从土地的容积率上,对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回收和处置闲置低效利用土地,可以新上一些产业链的短板或者产业链当中存在缺失的东西,把产业链条拉长,就相当于拓展了发展的空间,拓展了土地的面积。

      在盘活存量土地的同时,扩大土地增量,黄三角数百万亩的未利用地成为引入高效生态项目的“洼地”.山东正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将年产值8000万的工厂化食用菌项目落户在了黄三角的盐碱地上。项目对土地要求不高,且全过程循环经济对环境零排放,高效又生态。

      山东正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磊说,光园区50亩地的产出就接近8000万,大概的亩的贡献的产值基本在150万以上,而当地比较好的土地去种棉花的话大概棉花贡献的价值在1500块钱,也就是说能差1000倍。

      目前,山东黄三角未利用地近800万亩,计划10年开发200万亩,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东营、滨州两地,首期35万亩正在开发,部分指标已经与东部城市进行了交易,昔日贫瘠荒弃的盐碱地,如今已经成为潜力无限的黄金田。

     

    (责任编辑 成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