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6日 星期六

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财经频道 > 银行

银行业两年内需再融资千亿美元?

2013-07-23 09:27:00 作者:钟国斌 陈燕青  来源:深圳商报
央行上周五宣布对贷款利率放开管制,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数库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分析称,中国银行业的贷款收入将下滑,不得不通过降低利润来保持资本基础。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贷款利率放开管制后,银行业面临资金短缺,面临再融资压力等问题。

      央行上周五宣布对贷款利率放开管制,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昨日有外媒报道称,数库财务咨询预测,受上述政策影响,未来两年内中国银行业面临1000亿美元资本金缺口。但多位业内人士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认可该预测。

      将遭遇严重资本短缺?

      据外媒报道,昨天由国际评级机构穆迪部分控股的数库财务咨询有限公司(ChinaScope Financial)发布的报告称,贷款在中国银行业的利润中占据很大的份额。假设净利率收入下滑10%,而资产增加15%,那么中国银行业将不得不在未来两年内筹集500亿美元至1000亿美元的新资金,以保持当前的资本充足水平率。

      数库财务咨询有限公司的这项研究结果是基于对140家中国银行的调查得出的。研究还发现,市级商业银行的资本需求将是最大的,而国家大型银行的需求相对较小。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中国银行拥有足以消化不良贷款亏损的资本金。根据数库财务咨询有限公司的研究,中国市级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率” 平均值为12.8%,股份制银行为9.7%,资产排名前五位大型银行(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和交行为10.7%。显然,这些数据都高于中国监管机构对国内大型银行和小型银行资本率的最低要求——分别为7.5%和8.5%。

      数库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分析称,中国银行业的贷款收入将下滑,不得不通过降低利润来保持资本基础。该公司首席执行官Tom Liu认为,再加上经济增长放缓可能会催生出更多不良贷款,从长远角度来看,中国银行业或许会遭遇严重的资本短缺。

      再融资压力并不大

      如何看待银行股再融资压力?

      招商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罗毅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两年银行业千亿美元再融资不可能,我们测算的银行业再融资额远远小于千亿美元。罗毅直言,有关机构估算的银行业再融资千亿美元的数据非常不靠谱。他说,谁测算两年银行业再融资千亿美元,记者应采访一下该机构得出这一数据的依据是什么?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贷款利率放开管制后,银行业面临资金短缺,面临再融资压力等问题。但银行业将通过改革和并购重组,优秀大银行会脱颖而出,这些问题和矛盾也会迎刃而解。李大霄认为,未来两年银行业需再融资千亿美元,只是一个估算数据,实际数额未必有这么大。他说,贷款利率放开,是给银行业断奶,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渐进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二级市场影响也是渐进的,不会造成不可控制的影响。

      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公司投资部谢女士认为银行股再融资压力并不大。她昨日表示,“不排除部分银行股有再融资需求,目前大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足够,只要经济不出现明显下滑,产生较大的坏账,银行股补充资本金和再融资的压力并不大。至于利率市场化对于净利率收入的影响,无需过分夸大,事实上一些银行的利率在这几年已经实行了一定程度的市场化。”

      国金证券财富管理中心分析师周建兵认为,“目前的资本充足率水平符合监管机构的要求,但如果存贷款利率未来均放开,将会使竞争加剧,银行业的平均利差将缩减,贷款业务的盈利能力也将下滑;此外,经济下滑的压力不排除使得不良贷款上升,而这些将使部分银行面临通过再融资来加强资本金的需求。”

      周建兵最后表示,目前由于大部分银行股都在净资产附近,通过股权融资的可能性不太大,更大的可能是通过发行债券如次级债来补充资本金,因此对银行股的压力并不是太大。

初审编辑:丁厚勤
责任编辑:成芳



新闻热线:0530-5122000 新闻邮箱:dzwhzjzz@126.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