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财经频道 > 银行

银行高管"限薪令"再细化 资产质量成“硬指标”

2013-08-01 14:43:00 作者:  来源:法制晚报
对于银行高管的薪酬,银监会再次念起“紧箍咒”。业界普遍认为,如果“限薪令”能有效执行,今年银行高管薪酬大幅缩水或成定局。记者统计发现,随着上市银行业绩增速普遍出现下滑,16家上市银行的高管薪酬发放额也进入了逐年递减的通道。

      对于银行高管的薪酬,银监会再次念起“紧箍咒”。日前,银监会发文对银行高管“限薪”进行细化,如果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或盈利水平明显恶化,将严格限定高管绩效考核结果及薪酬。

      业界普遍认为,如果“限薪令”能有效执行,今年银行高管薪酬大幅缩水或成定局。

      “限薪令”再细化 资产质量成“硬指标”

      日前,银监会正式发布《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称如果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或盈利水平明显恶化,监管指标没有达到监管要求,或者出现其他重大风险,将严格限定高管绩效考核结果及薪酬。

      但值得关注的是,银监会并未对银行高管薪酬与资产质量挂钩提出明确的量化标准。但业界普遍认为,考核资产质量主要还看风险的控制,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案件风险率、杠杆率等都将是“硬指标”,如果其中出现一项未达标,都将影响高管的薪酬。

      “说实话,这两天银行的日子也不好过,从年报就能看到,不少银行利润增速已经降至个位。”一位股份制银行高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今年“降薪”,他们心里早就有数了。

      上市银行高管去年薪酬4.66亿

      根据同花顺iFinD的统计,2012年16家上市银行419名高管共获得薪酬4.66亿元。

      从银行董事长薪酬看,2012年除招行、光大和中信未公布董事长薪酬外,平安银行原董事长肖遂宁、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兴业银行董事长高建平分别以692万元、550.23万元和361.5万元,高居上市银行董事长薪酬排名前三位。

      交通银行原董事长胡怀邦和建设银行董事长王洪章分别以108.1万元和107.6万元位列末位。

      记者统计发现,随着上市银行业绩增速普遍出现下滑,16家上市银行的高管薪酬发放额也进入了逐年递减的通道。

      2011年16家上市银行高管薪酬合计发放4.76亿元,较2010年的5.06亿元下降5.92%,2012年则同比减少4.23%。

      虽然,相较过去几年,银行业高管的薪酬已经出现缩水,但动辄百万的年薪还是让不少市民不满,并于高管控薪的呼声不断。

      业界普遍认为,今年高管薪酬再次下降已成定局,毕竟,今年国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钱荒”、市场利率化的急速推进也让中小银行喘不过气,净利下滑、资产质量堪忧从已经披露的一季报就可见端倪。

      今年一季度16家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仅为15.47%,平安、中信、中行和农行的净利增速在10%以下。多家银行出现了不良贷款继续增长的情况。五家大型银行中,仅有农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是双降的。

      “如果《指引》真能贯彻执行,高管薪酬或将出现大幅缩水。”一位股份制银行高管表示。

      质疑 “限薪令”能否管住天价薪酬?

      据悉,早在2010年银监会就曾发布了《商业银行稳健薪酬监管指引》,对银行高管进行限薪,规定商业银行主要负责人的绩效薪酬根据年度经营考核结果,在其基本薪酬的3倍以内确定。高管人员的绩效薪酬引入延期支付机制,部分绩效将延期至考核结束后支付。

      然而,就在公布当年,就有媒体爆料称,银行高管的真实薪酬远高于披露的数据,因为部分奖金并未计入年报,从而逃避监管。部分银行年报中,酌情奖金一项并未出现,酌情奖金占据了税前全部薪酬近一半的比例。

      很显然,即使银监会的“限薪令”实施之后,对于银行高管的“紧箍咒”也并不太好使。“限薪令”显然管不住真正意义上的“天价薪酬”。

      “银监会‘限薪令’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缺乏细则规定,使执行难的问题难以避免。”银行业内人士分析,此次银监会“限薪令”虽然再次进行了细化,但如果不加以严格监管和增加处罚的力度,“限薪令”也不过一纸空文。

初审编辑:丁厚勤
责任编辑:成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