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财经频道 > 银行

银行保险布局国债期货 期货公司成收购目标

2013-08-09 15:23:00 作者:  来源:中国证券网
业内人士认为,国债期货上市或将引发一轮期货公司并购潮,催生一批银行系期货公司,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趋势将日益明显  国债期货上市渐近,银行收购期货公司风声再起。业内人士认为,国债期货上市或将引发一轮期货公司并购潮,催生一批银行系期货公司,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趋势将日趋明显。

      业内人士认为,国债期货上市或将引发一轮期货公司并购潮,催生一批银行系期货公司,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趋势将日益明显

      国债期货上市渐近,银行收购期货公司风声再起。业内人士认为,国债期货上市或将引发一轮期货公司并购潮,催生一批银行系期货公司,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趋势将日趋明显。

      事实上,不仅银行,保险公司也跃跃欲试。“之前有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谈过,对方要求收购100%的股权,没有谈妥,目前已与一家保险机构基本达成30%的股权收购意向”,华东某期货公司内部人士向上证报记者透露。据了解,该期货公司在2012年中期协的分类评级中为C类。对于收购价格,该人士未具体透露。“保险公司要求我们提供国债期货方面的专业培训,主要专注于套期保值方面”,上述人士称。

      在业内人士看来,收购期货公司是银行、保险机构筹备国债期货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步。不过,分析人士指出,银行、保险等机构收购期货公司手续流程较为复杂,目前可能只是在前期沟通阶段。

      对于银行、保险机构洽购期货公司,国金期货首席经济学家江明德认为,从国债期货的上市过程来看,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入股期货公司将成为一种趋势。但是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收购现象。“目前市场上有60多家券商系期货公司,一些传统型期货公司也发展比较好,能被收购的数量不多。”江明德称。

      “想要出售的公司可能不是特别多,而且有些评级较差的,一些大型机构可能看不上”,某期货公司人士称,“证监会对客户规模和期货公司自有资金之间的比例是有要求的,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期货公司大幅增资,扩大规模,以满足更大的客户需求”。

      另外,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银行、保险机构瞄准期货公司,一些期货公司的壳资源将走俏,收购价格或水涨船高。江明德认为,与几年前相比,整个期货市场环境确实已发生变化,随着政策的不断调整,期货公司整体实力提升,期货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期货公司的牌照溢价水平及牌照吸引力也将有所提高。

      据了解,尽管目前银行参与国债期货的具体方式尚未最终确定,但多数期货公司都事先与银行展开了沟通接洽工作,而在相关指引正式出台前均尚未有实质性进展。“银行的态度比原先积极了很多,原先多处于观望态度,现在准备工作也较积极”,海通期货国债期货小组相关业务人士介绍说,已与多家银行进行接洽,但还没有最终的意向,银行在选择期货公司时更看重期货公司的实力,包括注册资本金、研发能力、硬件方面的要求,例如系统对接等。

      国泰君安期货公司机构客户服务部总经理刘骏上周在“国泰君安国债期货策略报告会”中表示,公司与各类银行都进行了接触,银行在信息、技术、人员储备等方面远超券商、基金和期货公司等机构。目前银行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了,只等监管层发令枪响。 (来源:上海证券报)

初审编辑:张蕾
责任编辑:成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