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财经频道 > 银行

国债期货重生记:18年的蜕变

2013-09-07 23:45:00 作者:赵晓辉、刘开雄  来源:新华社
18年前,一场血雨腥风的资本多空对决,让稚嫩的国债期货黯然退出中国资本市场。现货市场条件不成熟、期货市场规则设计不合理、市场风险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原因注定当年国债期货的路不会走太长。

      18年前,一场血雨腥风的资本多空对决,让稚嫩的国债期货黯然退出中国资本市场。如今,无论是市场环境还是金融监管同18年前相比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债期货则以凤凰涅槃之势重新登上中国金融舞台。

      前世

      追溯我国国债期货的起源,必须回顾国际上国债期货的发展历程。世界上第一个国债期货产品于1976年1月份在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问世。这款90天期的国债期货产品主要用于规避利率风险。

      当时,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主要市场都开始了从固定汇率向普通汇率的转变,利率波动逐渐加剧,投资者规避利率风险的需求日益强烈,由此诞生了国债期货。此后多年,国债期货在国际市场上一直发展得风生水起。

      “我国当年推出国债期货试点也是希望能够活跃金融市场、带动经济发展。”一位当年参与了国债期货市场的资深人士说。

      1992年10月,能否在中国市场推出金融期货进入议事日程。

      这位人士说:“一开始有人提出要选择股指期货,但大家认为国债为固定利率,价格波动不会太大,风险相对较小,而且当时国债发行很难,希望能够利用金融创新手段鼓励投资者去买卖国债。”在这样一个出发点上,国债期货在很短的时间内面世。1992年12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首次设计并试行推出了12个品种的国债期货合约。

      可是,现货市场条件不成熟、期货市场规则设计不合理、市场风险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原因注定当年国债期货的路不会走太长。

      1995年2月,围绕着即将财政部即将公布的“保值贴补率”,国债期货市场的多空双方展开了一场生死对决。当年2月23日,所有的疯狂集中爆发。随着财政部公布保值贴补率的结果对空方造成沉重打击,而以万国证券为首的空方不甘心失败,在交易时段的最后8分钟,在账面已无资金的情况下,疯狂卖空,迫使多方集体爆仓。当天晚上,上海证券交易所取消了最后8分钟交易结果,万国证券破产,随后,万国证券老总管金生锒铛入狱。这就是著名的“327”国债事件。随后,中国证监会于当年5月17日发出《关于暂停全国范围内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开市仅两年零六个月的国债期货无奈地划上了句号。

      蜕变

      尽管国债期货暂时退出了市场,但对国债期货的研究并没有中断。“监管部门、各交易所都在持之以恒地进行长期跟踪和研究。”中金所结算部总监、国债期货开发小组负责人陈晗说。

      2010年4月,经过10年的准备之后,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期货——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问世。“这个产品上市以后,建立健全金融期货市场的体系,服务于金融市场改革,就成了我们的迫切任务。”陈晗说。

      与此同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破题”,亟须市场化手段来管理市场化风险。国债期货作为一个标准化高、透明度高、流动性好、信用风险低的产品正可担当此任。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金所接过了接力棒,开始了正式的国债期货筹备工作,对国债期货的产品设计、制度设计、仿真交易、投资者教育等进行系统准备。

      2010年,中金所成立国债期货开发小组专注于开发国债期货产品。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派出专业的债券交易员作为“外援团”到中金所国债期货开发小组轮流工作。

      “既要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又要跟本土债券市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这样的指导方针下,中金所于2011年完成了国债期货产品的初步开发,合约设计、规则设计、风险管理雏形初显。2012年2月,内部仿真交易开始。2012年4月,仿真交易逐步对期货公司、证券公司、商业银行、专业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开放。

      重生

      2013年7月5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宣布,国债期货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准。这意味着暂停18年之后国债期货终于获得“重生证”。

      国债规模从1995年的1000亿元到如今7万亿元存量,国债交易利率从行政化到市场化,机构内部管理和控制机制从缺失到日臻完善,交易系统前端控制机制从缺失到有效,国债期货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和监管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保证金的限制、持仓限额的限制等措施更是把国债期货的风险防范工作做得更扎实了。

      “无论是从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还是从境外成熟市场的发展经验看,我国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经过20多年的孕育和发展,目前已经进入战略发展的关键期。”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说。

      火浴凤凰,国债期货重回资本市场,其平稳起步必将为未来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正如中金所董事长张慎峰所说:“当前,我国金融期货期权市场还处在发展的初期,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参与者日益增加的风险管理需求,也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创新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加快发展我国金融期货期权市场已经时不我待。”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成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