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财经频道 > 银行

治理影子银行关键管住三大风险

2013-09-10 15:12:00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近年来,关于我国影子银行的争论持续不断,影子银行风险问题备受关注,有观点甚至一度担心它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尚福林强调,对影子银行的治理,重点管住放大杠杆、期限错配和信用转换三大风险。

      近年来,关于我国影子银行的争论持续不断,影子银行风险问题备受关注,有观点甚至一度担心它会引发系统性风险。那么,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如何?风险究竟有多大?

      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定义,影子银行指常规银行体系以外参与信用中介活动的实体或活动。

      "由于依据不同的理解口径,估算的中国影子银行规模相差悬殊。FSB去年11月发布的报告约2.5万亿元,但一些投行同期估计达30万亿元。"光大银行战略部总经理夏令武说。

      "一些投行将银行理财、信托资产、民间信贷等简单相加,有些还加上企业债,很容易就到30万亿元。但银行理财和信托资产存在较大重复,简单相加并不准确,夸大了影子银行风险。更何况,银行理财和信托资产都在银监会监管之下,与欧美国家不同。"夏令武说。

      统计显示,近年来增长最快、规模最大的两种投融资形式--理财业务与信托业管理资产规模,去年底分别达到约7.1万亿元和7.5万亿元。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影子银行产品规模增长,是当前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隐忧。对此,主要是如何控制风险,趋利避害,重点管住放大杠杆、期限错配和信用转换三大风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认为,影子银行突出的问题是错配风险。如理财产品资金来源、运用和期限并非一一对应,存在期限错配风险,资产池错配易产生流动性风险,同时银行在销售时易产生误导行为。

      至于影子银行的风险究竟有多大,尚福林表示,我国银行业虽然有风险隐患,但风险状况控制较好,影子银行风险可控。市场关心的平台贷款、房地产信贷、理财业务、信托业务和流动性等重点领域风险,均得到了有效控制。

      专家认为,影子银行业务是规避金融管制的结果,也是金融创新的产物,对影子银行治理不应"一刀切",而应标本兼治。

      "尽管目前我国影子银行规模还不高,运作形式相对简单,但仍然要摸清底数,未雨绸缪,参照国际银行业的经验教训和新确立的监管框架,制定相应的监管规章,实行分类监管。"夏令武说。

      尚福林强调,对影子银行的治理,重点管住放大杠杆、期限错配和信用转换三大风险。规范小贷公司、租赁、典当、网络融资等融资行为;严禁银行提供筹融资便利;管住交叉产品套利;控制资金投向。

      张承惠认为,须尽快完善影子银行监管的法律体系和制度安排;银行须进一步提高透明度;贯彻分类化和差异化的监管理念;提高对消费者的保护。

      值得一提的是,7月以来,国务院批复同意建立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人民银行、银监会等也在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逐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从近期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看,我国影子银行风险有望得到进一步化解。

初审编辑:张蕾
责任编辑:成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