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菏泽9月16日讯(记者 李强 通讯员 郭立众 丁芳强 陈洪瑞)进入山东能源新矿集团新巨龙公司,只见工业广场里青草如茵、道路整洁,干净的厂区内并未见到一个煤块、一丝煤尘,只有耳畔响起的机器轰鸣声提醒着人们:这里是一座年产量600万吨的特大型矿井。
该公司于2012年入选中国“最美矿山”,也已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试点单位。与传统煤矿“黑乎乎”截然不同的环境激起了记者的好奇心:到底什么原因使这里如此干净?又是什么使一座煤矿堪称“最美”?大众网记者走近新巨龙,试图解读出其“生态密码”。
先进技术应用,综合资源被“吃干榨尽”
在新巨龙公司厂区内,除了高耸的一号、二号主井外,连接主井与工广的传送带一样醒目,靠着这条全长410米、主跨最高33米的封闭式栈桥,开采出的原煤被直接输送到选煤厂,经过洗选等程序,进入5个万吨煤仓中,实现直接装车外运,工作人员解释道,这也是整个矿区见不到一块煤的原因。
先进的技术装备使新巨龙摆脱了煤炭行业黑、脏、差的形象,也确保了资源最大限度的开采、利用。开采出的原煤通过全封闭的煤炭生产、加工、运输过程,2012年,公司洗煤回收率累计达99.96%。
在煤矿,煤炭是最大的资源,却不是唯一的资源,新巨龙公司虽然年产600万吨商品煤,但通过利用矿井水余热资源,实现了企业自身“不用一吨煤”的目标。
新巨龙矿采深约1000米,地层深处的涌水温度高达42℃,这本会给矿井开采带来高温热害,但这宝贵的地热资源又是不可多得的“宝物”。公司应用水源热泵技术,变废为宝,将余热转化成办公楼、职工宿舍的“空调”,使煤矿不再烧煤。用这种方法,公司实现年节约标准煤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4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35吨。
资源循环,煤炭开采与生态环保并行
人们的印象中,黑乎乎的煤似乎和美景扯不上关系,但2012年,新巨龙公司却被评为山东省工业旅游示范点,还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试点单位,“绿色”成了新巨龙最显眼的底色,打造绿色,企业紧紧握住“循环利用”这一法宝。
采煤过程相伴的是产生煤矸石,若弃之不用,将占用大片土地,其中的硫化物逸出还会污染大气、农田和水体。新巨龙公司十分重视煤矸石的回收与利用,投产3年多以来,采煤、洗煤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已全部用于矿区回填、制砖和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实现了回收利用,还解决了矿区建筑材料缺乏的问题,综合利用率达100%,实现了“产矸不排矸”,把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
新巨龙公司还有一大法宝,就是解决了水源问题。作为“大水”矿井,公司利用矿井涌水就解决了用水问题,井下实行清、污分流,采用超磁分离水处理系统对污水进行超前处理,地面建有两座矿井水处理厂、一座ETS生活污水处理中心、一个纯净水厂,这些设备日处理能力达48000m?,可对全部矿井水进行澄清、过滤、消毒等处理,支撑着每天2万吨原煤洗选补充用水和矿区的日常生活。
践行社会责任,矿山变身农业风景区
随着煤矿开采,压煤村庄搬迁成了绕不过去的难题。企业与当地政府共同探索,创造性地与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解放煤炭资源4000余万吨。
搬迁后,煤矿实现了接续生产,搬迁群众的生活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变化。新巨龙公司成立农业开发公司,聘请失地农民为产业工人,原本的村民不仅搬进了新居,还拥有了“产业工人”的新身份。
小赵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原本是搬迁村庄的一名普通农民,现被聘为农业公司产业工人,以前在外打工,到年底才回家一次,不能照顾老人和孩子,在农业公司工作、家庭两不误,在提高家庭经济收入同时,还学到了现代的种植技术。
此外,破坏地表、地面沉陷是矿井开采可能遇到的通病,不解决这一问题,将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面对地面沉陷,企业超前谋划,采取挖深垫浅、浅层平整等方式,对预测沉陷区、旧村址、坑塘等进行复垦利用,完成232万土方,复垦土地3660亩,7个压煤搬迁旧村址实现完全复垦。采煤沉陷形成的湿地甚至吸引了500余只白鹭栖居戏水。原本可能满目疮痍的沉陷区,被改造成湖光水色、瓜果繁茂的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