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集乡竹林新村航拍
竹林新村整齐的街道
竹林新村乡村大舞台
大众网菏泽8月8日讯(记者 孔祥申)整齐漂亮的两层小洋楼、干净整洁的街道、一流的学校、乡村舞台、卫生室,让人仿佛置身于现代化的小区,这是走进东明县长兴集乡竹林新村的第一印象。
长兴集乡是山东省最西部的一个乡镇,也是山东省最大的纯滩区乡镇。“以前住的房子一下雨就漏水,洪水来了担惊受怕,村里的土路也是一下雨就出不了门,泥泞不堪。”竹林新村村民于庆东看到大众网记者采访主动前来介绍情况,2014年6月份,他用补贴的10多万元加上自己的一部分钱,用了不到20万就搬进了竹林新村,住进了新村的两层小洋楼。“新村淤高了,再也不怕洪水来袭了,这里跟城市的别墅区一样,什么都有,生活越来越好。”于庆东说。
据悉,在竹林新村像于庆东这样的有1400多户。2004年国家黄河水利委员会利用亚行贷款,加上山东省财政配套资金在长兴集乡境内淤垫了两个大村台,2010年启动搬迁,2015年基本建成,搬迁安置毛庄、西竹林、东竹林等5个滩区自然村,1400户,5120人,占地800亩,搬迁后腾退耕地1190亩。新村设计按照防御黄河花园口12370m3/s流量,连片淤筑4米高大村台,能有效抵抗洪水的侵袭。
“刚开始搬迁的时候有很多村民不理解、不配合,乡政府、村委会及时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一些人就主动搬迁过来。”竹林新村村支部书记冯军增告诉大众网记者,带头搬迁过来的村民切身体会到了新村的好处,就主动说服未搬迁的村民。一些未搬迁的村民到新村参观后,也都盼望着能够及早搬迁。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整个新村按照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设计,主户型统一为两层楼房上下六间,柏油路、路灯、自来水、卫生室、学校、污水处理厂、娱乐活动广场等基础配套设施齐全,为滩区群众提供了安全优美的居住环境,搬迁群众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也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多数滩区群众的贫困问题。
“下一步,村里将着重围绕围村公路、村里绿化等配套设施开展工作。”冯军增说,注重提升村民物质生活的同时,村里也会积极围绕现有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定期举办广场舞、“乡村大戏台”等文娱活动,丰富竹林新村村民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