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 不屈不挠 王超英镜头内外的黄河文化

2024-09-13 18:54: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南祥伟

  大众网记者 南祥伟 菏泽报道

  近日,中国国企研究院副院长兼首席专家、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原副会长李锦发表评论,对王超英的《黄河儿女》主题摄影以及黄河文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借由《黄河儿女》挖掘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的目的,点出了迎难而上,不屈不挠,一往无前的精神正是黄河文化的本质特征。

  不屈不挠,自灾难中造就“黄河精神”

  黄河菏泽段位于山东黄河最上游,是黄河入鲁第一站,流经东明、牡丹、鄄城、郓城4个县(区)16个乡镇。河道全长185公里,河道总体特点是上宽下窄,排洪能力上大下小。“二级悬河”形势严峻,如遇大洪水,容易出现“横河”“斜河”,甚至顺堤行洪,危及堤防安全,是历史上著名的“豆腐腰”堤段。

  1993年,巨野县连降暴雨,导致多个村庄被洪水淹没,全县倒塌房屋22900间,致危30668间房屋,受灾15802户。王超英第一时间奔赴救灾现场,镜头外,她蹚水踩泥,不畏艰险;镜头内,她从大灾面前百姓的痛苦与无奈,一路拍摄到人们众志成城奔赴水利施工现场,再到300万民工的引黄治水大会战,构成了完整的脉络。镜头内外,悲欢相通。

1993年,山东菏泽水利施工现场,农民义务出工,挖河治水。(王超英 摄)

1993年巨野县受到洪水袭击,王超英蹚水采访拍摄。

  王超英的作品记录了菏泽人民为了生存,团结互助、迎难而上,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正如李锦文章中提到的“多难兴邦”,颇有些悲壮的意味,但同时也体现了菏泽人民患难与共、同心协力、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是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精神所在,就是血脉所在,就是力量所在,这种能战胜自然灾害的人民的力量,正是属于菏泽人自己的“黄河精神”。

  滩区迁建,属于菏泽人的“黄河故事”

  在菏泽提到黄河,滩区迁建是绕不过去的话题。“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曾经是黄河滩区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东明县是黄河入鲁第一县,东明县滩区迁建共建设24个村台社区、1个外迁社区,涉及4个乡镇、148个村庄,实际投资130亿元。东明滩区迁建共搬迁12万人,占全省搬迁人口的46%,工作任务最重,压力最大,是全省滩区迁建的主战场。

  为了顺利完成迁建工作,无数干部群众在建设、搬迁过程中无私奉献,践行着“黄河精神”。为说服620户民房拆迁,菏泽市东明县长兴集乡李焕堂村民调主任樊铁创咬破手指按手印;为动员村民迁坟,东明县长兴集乡东黑岗村党支部书记张永涛忍痛把妻子新坟迁出,只为村台早开工。就算是在疫情来临之时,施工团队也要一边做好疫情防控一边赶进度。

2024年4月, 山东菏泽黄河岸边,加固好的黄河坝头。(王超英 摄)

山东菏泽14.6万黄河滩区群众搬进新家园。2024年4月,东明县长兴集乡王高寨村新貌。(王超英 摄)

  最终,2017年启动的东明县黄河滩区迁建规划建设,通过4年努力,12万人滩区百姓分房到户。新的村台社区配套了学校、幼儿园、商业超市、便民服务中心,配套服务设施超过60项。

  此时的王超英已经退休多年,退休后本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但对王超英来说,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她可以更加自主地拍摄了,滩区迁建正是她拍摄的重点之一。她照片中一片片联排别墅的恢宏景象和二十多年前的引黄治水大会战的照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属于菏泽的“黄河故事”正在迎来最精彩的一章。

  讲好“黄河故事”,传承黄河文化

  从业以来,王超英荣获“共和国五十年新闻摄影奖”、山东省“五一文化奖”,获评山东省“功勋摄影家”称号。菏泽市政府设立王超英摄影艺术馆,授予王超英、上官超英“菏泽市卓越贡献奖”。

  为了宣传菏泽,让更多的人看到黄河儿女,夫妻二人利用“菏泽市卓越贡献奖”的奖金办起了展览,于是有了2023年9月在山东画院的“双英放歌——上官超英画展、王超英摄影展”,有了今年7月在北京的《黄河儿女——王超英摄影五十年原作展》。“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黄河儿女——王超英摄影五十年原作展》以这句诗作为展览导语。这也是最能代表她对故乡菏泽感情的一句话。

  从1976年山东菏泽社员抢收小麦的紧张场景,到1993年疏浚河道的施工现场,再到黄河滩区群众搬进新家园的喜悦瞬间,王超英用镜头捕捉了这些珍贵的瞬间,用影像记录了菏泽儿女的“黄河故事”。

7月23日,北京中华世纪坛展厅。《黄河儿女——王超英摄影五十年原作展》现场,摄影家王超英(右)全家三代齐上阵,拍摄络绎不绝的参观者。

  “我们感觉黄河文化是一种遇灾而起,迎难而上,不屈不挠,一往无前的精神,这也是我们对《黄河儿女》作者王超英精神状态的理解,其实这是王超英的形象。”李锦在文中写道。

  王超英的作品记录了菏泽的“黄河故事”,传承着黄河文化,而她自己也早已成为了黄河文化的一部分。

初审编辑:刘亚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