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刘亚
责任编辑:刘进
大众网记者 周琛 实习生 董佳卓 菏泽报道
10月25日,菏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主持召开菏泽市“改革赋能 创新增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局专场),菏泽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及相关负责人参加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菏泽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二级巡视员权洪涛介绍,近年来,全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降低,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危险废物及辐射安全管理规范,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菏泽市建立健全“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完善生态文明领域地方性法规体系。出台市级《土壤污染防治条例》,与《菏泽市水污染防治条例》《菏泽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形成法治合力,打出“水陆空”三位一体治污组合拳。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组建市县两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创新实施市委书记、市长交办生态环保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制度,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推动出台《菏泽市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文件,厘清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据悉,“十四五”以来,菏泽市共计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95起,通过直接修复、替代修复等方式实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额共计5713.99万元。积极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全市信用评价等级达标企业占比92.39%,切实推动以信用机制督促企业履行环保法定义务,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持续推进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引导督促1845家企业披露环境信息,强化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保障公众知情权。
逐步提高现代环境治理能力
记者了解到,菏泽市大力推进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深度治理,完成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开展低效失效治污设施整治,已排查企业6381家,其中748家企业纳入治污设备更新和提升改造清单。加强水生态环境系统治理。有序开展入河排污口动态排查整治,全市共排查溯源入河排污口959个,完成整治949个。强化重点跨界河流上下游联防联控,与济宁市签订《南四湖流域行政边界地区水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协议》,实现县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全覆盖。实施南四湖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开展黄河(菏泽段)“一河一策”总氮治理与管控,切实推动黄河流域、南四湖流域水质持续改善。
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保护
记者在会上获悉,严把建设用地环境准入关,依法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作为供地的前置条件,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提高地下水污染防治科学管控能力。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完成4821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和238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成功入围2024年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提升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水平,建成市级“无废学校”2所、市级“无废机关”20所。
菏泽市开展“四减四增”三年行动
菏泽市围绕产业、能源、交通运输、农业投入“四个结构”调整优化,凝心聚力、多措并举、创新发展,强力推动四个结构调整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23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37.63%;含挥发性有机物(VOCs)原辅材料源头替代比例提升14.8个百分点;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 21.7%,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556万千瓦,发电量达到99亿千瓦时;新增城市(县城)集中供暖1851万余平方米(18510372平方米)、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改造17万余户(170673户);铁路货运量831万吨,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17364辆;城市建成区(不含县)绿化覆盖率41.76%;农药使用量下降6%;配方肥应用面积达72.85万公顷;化肥使用量为41.33万吨,下降3.54%;商品有机肥使用量29.92万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0%以上。
初审编辑:刘亚
责任编辑: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