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东街 | 菏泽新春第一会,释放出这些重要信号

2025-02-07 16:44: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晓姝

  编者按:《府东街》是大众网菏泽打造的时政栏目,论时事,说热点,用别样视角,表达菏泽态度,呈现菏泽之变。

  此文是第95篇。

  大众网记者 王晓姝 菏泽报道

  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天,菏泽市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这场高规格的新春动员大会,以“改革创新”为关键词,吹响了全年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这场意义非凡的会议,不仅是菏泽向发展瓶颈发起挑战的有力宣言,更是一份精心谋划、目标明确的行动纲领,彰显出菏泽直面当下、布局未来的坚定决心。

  从传统产业的迭代升级,到民营经济的蓬勃赋能;从干部队伍的能力重塑,到社会治理的精细优化等。菏泽以系统性思维统筹改革棋局,释放出四大关键信号,全方位展现出“破局开路”的果敢锐气与坚定信念。

  锚定改革新坐标,创新驱动发展

  在复杂多变的经济格局中,菏泽精准捕捉时代脉搏,将“改革创新”作为突破困境的核心引擎,奋力探寻全新发展路径,矢志不渝地朝着“后来居上”的宏伟目标迈进。

  菏泽清醒认识到,传统增长模式已难以契合当下经济环境,唯有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才能重构经济发展逻辑,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在此背景下,菏泽明确提出 “强改革创新之志”,通过全面深化改革,释放经济发展活力,激活蛰伏的发展潜能。

  菏泽的改革布局具有鲜明的战略导向。以“新质生产力”为突破口,全力推动产业链向高端攀升。例如,在生物医药、高端化工、新能源等10条重点产业链的精心打造过程中,以及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大力培育中,菏泽既依托深厚的传统产业基础,又勇立潮头,积极开拓新兴赛道,实现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协同共进、交相辉映。这种“守正创新”的路径选择,生动诠释了菏泽在稳定发展根基与积极进取之间的高超平衡智慧。

  值得关注的是,会议着重强调“数智化”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价值。针对“技改投资增长乏力”的短板,菏泽提出加大技改投资力度,通过5G、物联网等技术推动智能化升级,及时抢占未来产业高地的关键落子。正如曹县汉服通过设计创新和品牌化突围的案例所示,传统产业的“焕新蝶变”需要技术赋能与市场敏锐度的双重加持。

  破局开路,产业转型与开放经济齐飞

  菏泽的产业转型策略独具特色,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深挖传统产业潜力,另一方面大力拓展开放型经济空间。

  在传统产业领域,菏泽提出“链条化、数智化、品牌化、国际化”四大方向。例如,鄄城人发产业对标青岛平度的睫毛产业转型,均是产业链升级的典型案例。同时,菏泽深刻认知“不出海、就出局”,要敢于对标国际前沿、世界一流,深度融入全球、区域产业分工合作。这些举措直指菏泽传统产业“大而不强”的痛点——企业多集中在制造环节,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能力薄弱。通过补链强链,菏泽试图将“制造优势”转化为“价值链优势”。

  开放型经济被视为菏泽“拓空间、添后劲”的关键支撑。菏泽地处四省交界,具备链接京津冀、长三角的枢纽优势,但长期以来外向型经济水平偏低。为此,会议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监管仓、探索“流域+省际”区域合作、创新招商引资模式等有力举措。其中,“市场+资源+应用场景”的招商新思路尤为亮眼,将绿电资源、内河航运等独特资源转化为招商竞争力,彰显出菏泽从“拼政策”向“拼生态”的深刻转变。

  这种“软环境”的精心优化,或将重塑外界对菏泽的固有认知,为城市发展营造更优质的外部环境。

  民营经济新动能,政企携手共进

  民营经济堪称菏泽发展的“顶梁柱”,贡献了全市60%的生产总值、85%的就业岗位。此次会议将民营经济置于改革创新的核心位置,释放出“政企共进”的强烈信号。

  对于民营企业,菏泽寄予三大期望:深耕主业、能力提升、强化担当。鼓励企业踊跃参与“千项技改、千企转型”行动,培育智能工厂;支持“企二代”传承创新精神,培养新一代企业家梯队。这些政策既精准对接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又着眼于长远竞争力的构建。

  同时,菏泽表扬杰出企业家、设立“企业宁静日”等举措,进一步传递出尊重市场规律、保护企业家精神的鲜明导向。

  对于政府而言,“店小二”角色的深化成为关键。会议提出“有求必应、无事不扰”“阳光透明、公平公正”“借梯登高、雪中送炭” 三大原则,精准回应民营经济的核心诉求,减少行政干预、保障公平竞争、精准纾困解难。特别是“要素跟着项目走”“亩均效益评价”等机制创新,致力于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用地贵等顽疾。若菏泽着力将这些承诺切实转化为制度性安排,必将极大提振市场信心,激发民营经济的无限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会议提出浙江“地瓜经济”理论,这种对“他山之石”的积极借鉴,充分凸显了菏泽对标先进、打破地域局限的开放胸怀与进取精神。

  干部能力重塑,锻造改革攻坚的“铁军”

  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执行者。对于菏泽干部能力提升要勇于打破思想“禁区”、扫除能力“盲区”、破解体制“难区”,直指改革落地“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会议提出,干部需着力提高 “善谋、统筹、攻坚” 三大本领,并优化工作方法,要求处理好 “点与面”“疾与稳”“短期与长期” 的关系,避免改革沦为 “运动式”工程。

  在作风建设方面,会议强调“雷厉风行”“担当实干”“脚踏实地”。领导干部要当好“施工队长”“突击队长”,对重大事项“大胆决策、敢于拍板”。这种 “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既是压力传导,也是能力倒逼。菏泽能否破除固有思维、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将直接决定改革效能的高低。

  尤为重要的是,会议将干部能力与民生福祉紧密相连。

  在优化公共服务、深化社会治理等议题上,菏泽提出“以标准化手段强化公共服务”模式、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等具体目标。这些民生领域的改革,既考验干部的执行力,也检验其“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菏泽新春第一会,既是一份直面问题的深刻诊断书,更是一张锚定未来的清晰路线图,展现出“不破不立”的非凡勇气。

  然而,改革的难点不仅在于顶层设计的精妙,更在于执行层面的突破。

  菏泽能否将“313项改革任务”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能否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真正实现“弯道超车”?这些问题仍需时间给出答案。

  但可以确定的是,这场会议释放出的信号,已为菏泽的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

  正如会议所言:“唯有改革才能破局开路,唯有创新才能弯道超车。”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菏泽的探索与实践,或许将为更多内陆城市提供宝贵的转型范本,引领城市在时代浪潮中奋勇前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华丽蜕变。

初审编辑:刘亚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