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在教服刑人员绘画。
一名服刑人员的作品中两人依偎在海边。
叶子在展览现场和观众交流。
一名服刑人员画出了对家的向往。
2011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叶子在网上知道了“美术治疗”,于是决定尝试“与传统不一样的东西”。现在,她用此法为监狱里的服刑人员授课,通过绘画,为听课者疏解情绪,治疗心理创伤。
“他们的绘画,能让人感受到对自由、生命和爱的不同体味。”叶子说,绘画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愈的过程。她希望美术不仅可以欣赏,也可以更实用。
美术治疗课监狱内开讲
叶子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走进监狱的场景,经过那些服刑人员身边时,“那眼神让我害怕。”
去年7月,由叶子主讲、为期4个月的美术治疗课程开始了。按照安排,课程每周4次,每节课2小时。监狱安排了12名服刑人员来上课,这些人员中一部分患有传染病。
最初他们并不配合叶子的课程。叶子用PPT一张一张地放图片,告诉大家,“有喜欢的图可以说出来。”
放着放着,一个中年男人突然站起来,眼圈红红地大声说:“我一定要学会画那个钉子!”
他说的那幅画上,一个孤独的钉子,在路灯下反着微光。这个男人常进(化名)对叶子说,他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在外面流浪,“那个钉子的场景,我刻骨铭心。”
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画画。“我们每次都会拖堂,直到狱警来催。”
服刑人员绘画疏解情绪
10月19日,这些服刑人员的作品在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教学汇报展上展出。
400多幅作品中,门、夕阳、眼睛等成为服刑人员画得最多的东西。服刑人员余鸣(化名)的作品有四五张都描述了同一场景:两个人相依相偎坐在海边,静看夕阳西下。
余鸣刚开始对叶子称“最不喜欢画画”,但400多幅作品里,余鸣的画是最多的,有70多幅。叶子说,“最后的几次课,每次我去,余鸣都会交给我一张看夕阳的画。”
有天,余鸣对叶子说自己心情很不好,他画了一只眼神非常悲伤的猫。在一旁,他写上自己的名字,还有一句“I
MISS MY FAMILY(我很想家)”。
在展出现场,一名观者告诉记者,“看了好感动。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画画,它给了这些人一个释放的窗口。他们也有争取自由、向往美好的意愿和权利。”
希望将艺术变得更实用
此前,叶子已经为社区里的智障儿童、精神病患者开展过此类课程。但叶子刚开始做这些事时,并不被父母看好。
“我觉得她不务正业,尤其是去监狱里讲课,真的非常担心。”叶子妈妈说,叶子教完课回来,会给她讲课上的故事,慢慢地,自己也变成了女儿的支持者。
叶子一直认为绘画是最真实的,就好比常进,他后来不停地画那个钉子,“绘画也是直面伤口的一个过程,也是一种自我治疗。”她相信绘画不只是观赏性的,“它有实用的一面。”
目前,国内已有美术治疗的方式,她希望能在美术心理分析方面有所突破。她说自己阅历尚浅,所以希望更多美术专业的人一起分析研究这些图片背后的心理,“试着找到一个系统的办法,让这种美术治疗的课程能更普及,让更多人受益。”
我希望有一天,‘美术治疗’能够成为我们所有美术人的第二职业选择,能够更规范化、系统化。
文/京华时报记者陈荞图/京华时报记者王海欣
原链接: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3-10/23/content_341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