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汽车频道 > 菏泽车市新闻

王传福藐视特斯拉豪言 请勿到中国市场卖拐

2013-06-12 17:10: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菏泽频道
“家庭消费一旦起动,比亚迪(32.90,-0.50,-1.50%)‘分分钟’就可以造出‘特斯拉’。”比亚迪公司总裁王传福在股东大会上“藐视”特斯拉的豪言,再次成为汽车界的争议话题。这个一向儒雅内秀的中国企业家,此次不只让美国投资者们瞠目,更触动了电动车产业的敏感神经。
        “家庭消费一旦起动,比亚迪(32.90,-0.50,-1.50%)‘分分钟’就可以造出‘特斯拉’。”比亚迪公司总裁王传福在股东大会上“藐视”特斯拉的豪言,再次成为汽车界的争议话题。这个一向儒雅内秀的中国企业家,此次不只让美国投资者们瞠目,更触动了电动车产业的敏感神经。

      特斯拉这个刚被推上神坛的传奇,在股价飙升期间展现出极致的包装策略,其老板穆斯科也被奉为苹果已故CEO乔布斯一样的神人。在媒体极尽追捧的当下,尚没有一丝杂音干扰。王传福这时发话显然会挑起不和谐因素,因此,也会被质疑其目的不纯。

      有人说,特斯拉的凌厉攻势让王传福坐不住了。这个吸引“股神”巴菲特投资的中国技术狂人,曾将比亚迪的“电动车概念”贩卖给美国,但是面对特斯拉这样的“高富帅”,比亚迪的光芒从万丈降到了千丈。当Coda和Fisker在美国因“屌丝”身份而陨落的时候,比亚迪这样更“平民”的技术型公司,逆袭的机会有多高呢?

      可以说,是不同的国情造就了比亚迪和特斯拉迥异的发展路径。中国对纯电动车的支持力度比美国大,但市场化是个问题,特别是私人市场开拓困境重重,也没有环境基础来拷贝特斯拉的富人模式。

      在美国,富人“一毛不拔”不只会被公众讨伐,严重者还会被政府惩戒。环保是一个慈善标签,投资环保是公益更是生意。那些站在特斯拉背后的投资人,有多大底气很难说,但这些大腕儿的集聚效应,足以捧红一个电动车企,至少可以让其在股市上风光一时。

      因此,与其说特斯拉是钢铁侠,不如说是美国超人。因为它像超人一样选择内裤外穿,内裤上印的不是美国国旗,而是绿色、环保、低碳。和超人内裤传播的美国精神一样,开特斯拉出行也是通过“坦露”来展示富人的环保态度。

      穆斯科与王传福的相同点是,他们都在用IT理念来造汽车;不同点是,前者善于整合,后者忠于自我。特斯拉用数千块笔记本锂电池造了第一款车,而王传福则在电池本业的基础上,开发了车用锂铁电池。至于特斯拉引以为豪的智能互联网技术,现在已是汽车业的趋势,平民阶层的比亚迪不造豪华车,所以只好用“LED显示屏”对抗“3D巨幕”了。

      一个绝大部分技术都依靠外购的公司,用数量巨大的电池组来支撑续航里程,加入眩目但不高端的科技配置,拼凑了一台跑车Model S,再用昂贵的价钱卖给那些富豪和明星。特斯拉的胜利,是全球化外包模式的胜利,但它的风险同样巨大,因为它在看供应商脸色过活。

      因为王传福在技术上的偏执,比亚迪只会被别人外包,而不会外包别人,所以,比亚迪和特斯拉走的是两个极端。但对于渴望掌控核心技术的中国汽车业来说,比亚迪是个榜样。在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全部自主掌控的前提下,比亚迪还开发了双向可逆变充电技术,其在IT领域的经验也为其打造智能化产品提供了助力。

      从现实的角度看,比亚迪从出租车和公交车入手,逐步推动新能源私人消费市场的做法是理性的。这是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发展的最佳路径,美国也不例外,只是特斯拉的出现造成了蒙蔽现实的“雾霾”。特斯拉的富豪战略能够支撑其高昂的成本,但这是暂时的,因为富人们不会一直陪它玩,指望以富豪阶层撬动私人消费市场是痴人说梦。

      试想,那些拥有核心技术的厂家为何不自己去做,而是贩卖技术给特斯拉,将电动车的希望寄托在这个小车厂上?穆斯科是个深谙资本市场和美国政治的商人,他通过特斯拉为这些技术供应商开启了进入美国市场的VIP通道,而自己也因此获益。至于他做小车打入大众市场的计划则是给投资人看的,有了Coda和Fisker的前车之鉴,他不可能再往火坑里跳。

      在美国新能源车市场陷入窘境的时候,“人傻、钱多、速来”的中国市场是特斯拉寻觅的最大富人区。听闻几家国内车企正打算与特斯拉合作,并已开始暗中角力,更有车企计划收购特斯拉。中国车企的不淡定恰恰符合特斯拉的预期,因为它又可以把这条镀金的拐杖重新贩卖一次了。

      王传福在战略上“藐视”特斯拉或许是为了企业自身着想,不过在今天还能起到另一个作用:他的这一巴掌或许打不伤特斯拉,却有一定概率能“打醒”那些跟风的中国车企。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责任编辑:杨曼)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