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汽车频道 > 菏泽车市新闻

前路未必是一片坦途 汽车重心“西进”难

2013-06-18 08:31:00 作者:李溯婉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汽车重心西进之难,非难于上青天,但假如缺乏市场驱动,前路未必是坦途。而跨国车企也纷纷在车展等场合释放渠道下沉的信号,屡次提及西部将是一个新增长点。而动辄数十亿元的投资额,也让车企不得不谨慎考虑是否要挺进与东部尚有一大截距离的西部。

      汽车重心西进之难,非难于上青天,但假如缺乏市场驱动,前路未必是坦途。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一些政策来鼓励产业往中西部转移。专家们也在不断地描绘西部市场未来美好的前景,预言中国的汽车市场和生产在下一个10年都将向西部转移。而跨国车企也纷纷在车展等场合释放渠道下沉的信号,屡次提及西部将是一个新增长点。

      确实,东部市场逐渐趋向饱和,而西部市场正在崛起,近几年来增速超过东部。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从2007年到2011年五年时间里,四大区市场份额发生变化,其中东部的市场份额由60.0%下降到52.2%,而西部则由18.0%上升到21.9%。天平看似在往西边倾斜,而嗅到商机的企业也有所行动。上海大众在新疆建厂,计划于今年起批量生产,年产能5万辆A级轿车,最终将达到年产能30万辆的目标,这被视为车企吹响了新一轮向西扩产的号角。种种信息串联起来,似乎预示着一个新的汽车中心即将在西部诞生。

      现实或许没有预期那般顺风顺水。

      目前,西部地区汽车产业相对薄弱,仅有西安、重庆以及成都等少数几个较为集中的产业生产基地,尽管西部劳动力等成本比东部低,但整体配套上还是远远不及东部成熟,尤其是贵州、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方汽车产业基础比较差,与东部不是同一层面上的较量。

      按照国内“一家跨国车企只能与两家本土车企合资”的政策规定,目前,大多数跨国车企已经用完了两个合资指标,剩余一个合资指标的国际汽车大品牌还有福特、日产、菲亚特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如果两个合资指标都用完,外资车企也可以考虑在西部办分厂,但这牵扯到多方利益博弈,迈出这一步并非易事。而动辄数十亿元的投资额,也让车企不得不谨慎考虑是否要挺进与东部尚有一大截距离的西部。

      由于东部地区制造成本攀升以及劳动力短缺等原因,加上国家在号召产业往中西部梯度转移,终于有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千呼万唤声中开始西迁之路,但多年过去,东部为主、西部为辅的格局并未被打破。例如,在“东鞋西移”过程中,尽管成都、重庆迅速发展起来,皆被冠上西部鞋都的头衔,但实力与东部相比依然不可相提并论,而制鞋巨头奥康在重庆设立生产基地已超过十年,规模并没有进一步扩大,始终保持两三千工人,比起其温州总部六七千人的规模还相差甚远。

      出现这种情况,与市场密不可分。俗话说,“饿死的骆驼比马大”,何况这只骆驼还没死,只是养肥了慵懒地躺着罢了。国内西部地区的消费水平短期还是无法追赶上东部。

      更何况,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同,汽车产业由于对东部诸多地方政府来说依然是“香饽饽”,是重点培育发展的产业,是拉动当地GDP以及解决就业的“功臣”,岂能拱手相让?东西部各地政府暗地里可能为此展开新一轮激战,各种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轮番“轰炸”,在多方利益博弈过程中,车企往往也不会轻举妄动。

      下一个十年或者下下个十年,汽车重心能否顺利西进,这最终还是由市场来指挥。

     

     

       (责任编辑:杨曼)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