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 星期一

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汽车频道 > 菏泽车市新闻

沪牌四连跌最低价已降1.45万 炒作遭遏制

2013-07-22 18:01:00 作者:陈华 栾晓娜  来源:东方早报
在“警示价”的重拳下,上海私车额度拍卖连续第四次下跌,但是降幅一路趋缓,这次最低中标价只降了1300元。昨日举行的7月份私车额度拍卖结果显示,本月上海私车额度最低中标价76300元,比上月又下跌了1300元;平均中标价76465元,比上月下跌了1358元。

      在“警示价”的重拳下,上海私车额度拍卖连续第四次下跌,但是降幅一路趋缓,这次最低中标价只降了1300元。8月拍牌将推新规,有望缓解“秒杀”现象,试图找到方便操作、遏制炒作的完善机制。

      早报记者 陈华 栾晓娜

      “警示价”调控之下,上海私车额度拍卖价格迎来本年“四连跌”,但是降幅逐渐趋缓。

      昨日举行的7月份私车额度拍卖结果显示,本月上海私车额度最低中标价76300元,比上月又下跌了1300元;平均中标价76465元,比上月下跌了1358元。不过,从连续四个月的数据来看,本月是实行“警示价”之后,车牌价格降幅最小的一次。

      市交通港口局表示,上海机动车额度拍卖完善方案将在完成相关测试后于8月推出,有望改变目前拍卖中存在的“秒杀”情况。

      投标人数又增加

      7月私车额度投标拍卖中,投放额度仍为9000辆,实际投标21811人,中标9000人,中标率为41%。其中,电话投标38人,占投标人数的0.2%,网上投标21773人,占99.8%,投标系统运行正常。

      本月继续实施私车额度投标拍卖首次出价阶段设置“警示价”的措施,本月“警示价”为75400元,比5月份77300元又下降了1900元。

      自今年4月开始实施“警示价”新政以来,“警示价”从83600元下降到75400元,已经下降8200元。而车牌最低中标价和平均中标价则从3月的90800元、91898元降到本月的76300元、76465元,分别下降了1.45万元和1.54万元。

      昨天上午拍卖刚进行13分钟,参拍人数便飞速升至14683人,超过了本月9000张的投放额度,上午10时13分便碰响本月警示价75400元。 最终昨日共有21811人参与了7月的投标,与6月的21482人相比,参投人数又增加了329人,较上月增加1.53%。

      同上月一样,在拍卖过程中,大多数竞拍者“屏牢”警示价到最后时刻才修改,最终最低中标价格比本月警示价75400元高了900元,平均中标价也比本月警示价75400元高了1065元,是最终成交价格较警示价最高的一次,显示车牌价格的降幅已经逐渐趋缓。

      在“警示价”的威力下,上海私车额度拍卖已经连续降温。4月上海私车额度最低成交价83900元,平均中标价84101元,分别较“警示价”高出300元和501元。5月,上海私车额度最低中标价80700元,平均中标价80803元,分别较“警示价”高出800元和903元。6月,上海私车额度最低中标价77600元,平均中标价77823元,分别较“警示价”高出300元和523元。

      新政方便操作遏制炒作

      虽然警示价发挥了威力,但也有观点认为在目前的拍卖机制下,拼“秒杀”是让投标者成功获得车牌的重要手段。因此期望能够推出更加合理的拍卖程序。

      上海市机动车额度管理办公室本月已经发布消息,本市机动车额度拍卖完善方案将于8月份推出,这一方案围绕“控量、稳价、遏制炒作、便捷操作”的总体目标,综合科研院校各方研究成果,对现有拍卖的时间和操作流程作了相应调整和修改,研究形成了本市机动车额度拍卖完善方案。

      完善方案对首次出价阶段“警示价”的设置原则、启动条件作出了明确规定,在提升系统透明度、方便度等方面也作了进一步优化。同时,上海还将在相关条件成熟后,适时启动将《上海市非营业性客车额度拍卖管理规定》规范性文件上升为政府规章工作。

      业内人士认为,8月新政有望改变目前拍卖中存在的“秒杀”情况,方便竞拍者拍卖操作,更有效地抑制机动车额度拍卖价格过高过快上涨,遏制投机炒作机动车额度现象。

      另据了解,上海国拍公司为方便网上支付结算者,推出了“额度证明”邮政速递服务,即凡拍卖成功者通过网上支付结算方式成功价款额度费用后,上海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EMS)将于次日安排专人与拍牌者协商安排时间,提供上门派送“额度证明”和“专用收据”服务, 并收取25元速递费(崇明60元;横沙、长兴两岛目前暂不提供邮政速递服务)。

     

       (责任编辑:杨曼)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郭豪



新闻热线:0530-5122000 新闻邮箱:dzwhzjzz@126.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