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文博
责任编辑:刘进
编者按:
近年来,成武县聚焦聚力“打造全市一流教育品牌”的高品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逐步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此期间,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一线教师,大众网·海报新闻联合成武县教体局推出系列报道《伯乐故里寻“伯乐”》,跟随记者的镜头,走近这些优秀教师。今天推出《朱琳:红心铸魂育新人,五育融合践初心》
大众网记者 王文博 刘德龙 成武报道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少先队辅导员就是一座灯塔。用红色信仰点亮童心,用德育实践润泽成长。”这是成武县郜城第二实验小学全体师生对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朱琳的真挚评价。六年来,朱琳扎根少先队工作一线,以“党建带队建”为主线,以传统文化为纽带,以音乐教育为载体,将德育的种子播撒进每个孩子的心田,书写着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奋进篇章。
以德润心,创新育人模式
“德育不是灌输,而是唤醒。”这是朱琳在少先队工作中的核心理念。她深知,德育的真正意义在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自我成长。为此,她立足少先队阵地,设立了“红领巾文明监督岗”,构建了“学生自治+党员引领”的双轨模式。通过设立“星级监督员”徽章制度,将礼仪规范、志愿服务、红色宣讲纳入考评体系,每周由少先队员自主评选“文明中队”,让楼道里的每一句问好、每一次靠右行都成为德育的鲜活课堂。
朱琳还深挖传统文化内涵,将二十四节气与德育深度融合。她带领学生们手绘“二十四节气海报”,用稚嫩的笔触揭开四季流转的密码。在观测日晷影长的变化中,孩子们触摸到了时光的刻度;在采集秋分落叶制作节气书签时,他们听见了自然的呼吸。如今,走廊里常有孩子指着节气海报说:“老师,芒种要珍惜粮食。”二十四节气不再只是古老的歌谣,而是化作了孩子们知农时、懂礼仪、承美德的成长密码。
以乐化人,赓续红色血脉
“音乐是德育的翅膀,红色是成长的底色。”作为音乐教师出身的辅导员,朱琳深知音乐在德育中的独特作用。她让红色旋律在德育土壤中生根发芽,将红色基因融入音乐课堂。在执教《小号手之歌》时,孩子们手执铜铃模拟冲锋号的节奏,在铿锵乐声中穿越时空,湘江战役的烽烟、雪山草地的跋涉化作音符里的长征故事;在排练合唱《卢沟谣》时,她重现烽火岁月,让合唱声部化作枪林弹雨中不灭的星火。红色基因随着旋律渗入孩子们的心田,曾有学生在日记里写道:“当唱到‘红星闪闪放光彩’时,我的红领巾好像也在发光。”
以红铸魂,党员担当使命
“红色基因的传承,需要躬身播种。”作为党员辅导员,朱琳积极响应学校党支部发起的红色育人行动。她每周组织一次“党员讲红色故事”,每月举办一场“红色研学”,带领队员们走访老党员、绘制“家乡红色地图”;每学期开展一轮“红色争章”,通过“小讲解员”“小护旗手”等实践活动锤炼孩子们的品格。她牵头成立“党员护苗先锋队”,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组织云端“红色故事会”,用艺术传递力量。在朱琳的带领下,郜城第二实验小学的少先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深耕不辍,终见芳华。在朱琳的辛勤耕耘下,郜城第二实验小学红领巾监督岗多次被市级团委表扬,接待了多所兄弟学校的观摩学习。她主持的课题《全环境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德育融合黄河文化的实践策略研究》被列为市级重点课题;所在大队连续多次荣获红领巾奖章三星章。朱琳始终坚信:“少先队工作是塑造灵魂的事业,党员辅导员要做那束永远炽热的火种。”
“让红领巾与党旗同辉,让童心与信仰共鸣,是我毕生的追求。”朱琳用德育的匠心、音乐的温情、党员的赤诚,在星星火炬的征程上,在成武这片清风、现代的土地上,书写着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奋进篇章。
返回菏泽大众网首页>>初审编辑:王文博
责任编辑:刘进
在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上,李方慧和杨文龙两个名字迅速走红,这两位菏泽输送的年轻的运动员,在短短3天内,夺得两项冠军。[详细]
2月8日,哈尔滨亚冬会雪上项目在黑龙江省亚布力滑雪场开赛。在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比拼中,中国队选手李方慧夺得冠军,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亚冬会获得的首枚金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