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故里树新风丨成武县基层文化宣传队:以文化之力,奏响乡村文明振兴强音

2025-06-20 09:34: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德龙 石彦丽 王雪璐

  编者按:

  近年来,菏泽市成武县坚持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在精神文明建设画卷中,涌现出一批躬身力行的党员干部和先进典型。即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联合中共成武县委宣传部策划推出《伯乐故里树新风》系列专题报道,深入挖掘基层治理创新实践,通过鲜活的人物故事展现改革攻坚的生动图景,带你感受“伯乐故里”的新时代文明新风。今天推出《成武县基层文化宣传队:以文化之力,奏响乡村文明振兴强音》

  大众网记者 王文博 刘德龙 通讯员 石彦丽 王雪璐 成武报道

  六月时节,成武县党集古镇弥漫着惬意的气息。一支文化宣传队正热火朝天地排演,成武县管弦乐团队员们专注演奏的悠扬旋律,宛如乡村文化新生的序曲,拉开了成武县乡村文化蓬勃发展的动人画卷。

  扎根基层,深挖红色与时代故事

  成武管乐艺术团总导演宋宪稳,这位有着65年群众文化参与经历的老人,怀揣着对基层文化的深厚情感,将根深深扎在基层和武警成武中队。成武管乐艺术团常年扎根基层,致力于深挖红色基因,讲好身边动人故事,唱响英模人物英雄事迹。近期,他们围绕解放战争初期刘邓大军进驻南桥创作了一系列故事,如《做军鞋》《爷爷的老黑牛》,让红色记忆在舞台上鲜活起来。同时,积极响应上级指示精神,创作反映移风易俗婚事新办的优秀作品,舞台情景剧《杨槐花》和小品《老来乐》以生动的表演传递着时代新风尚。他们牢记党中央“万民共富”指示精神,不断创作更新节目,为人民群众奉献着一场场文化盛宴。

  人才培育,激发乡村文化创新活力

  乡村人才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2024年3月,成武县在13个镇街全面启动农村基层文化宣传队培育工作。通过成立工作专班、组建指导中心、建强文化人才库、实施激励机制等一系列举措,层层选拔、村村海选,实现了群众编、群众演、群众看的良好局面,极大地激发了全体人民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成武县管乐艺术团成员宋振民表示,他们积极响应县政府号召,组成文艺宣传队,自编、自导、自演节目,深入基层为群众演出,也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这种自下而上的文化创作与传播模式,让乡村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多方联动,为基层文化注入新鲜血液

  成武县在乡村文化振兴中注重多方联动,形成强大合力。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县文明办、县文联、县文旅局、县教体局以及社会文化宣传能人等共同参与,形成指导团队,按专业对接各文化宣传队,逐一进行培训、策划、指导,实现了送文化和“种”文化的融合共促。同时,建实资金保障机制,对群众文化活动组织能力强的带头人、文化宣传骨干给予公益岗位补贴;县镇两级设立专项资金,为文化宣传队提供音响、服装、道具等支持。这些举措为基层文化宣传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创作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作品,以朴实的艺术形式让党的方针政策深入人心。

  成果丰硕,推动乡村“大文明”建设

  经过一系列的培育与带动,成武县乡村文化振兴取得了丰硕成果。涌现出一大批乡土文艺人才,发展了300支基层文化宣传队,培育了3000余名基层文化宣传员。他们创作出带有泥土芬芳、有温度、有内涵、有味道的优秀节目,内容贴近群众,形式接地气,用方言土话讲身边事、百姓事,让群众坐得下、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结合“我们的节日”系列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广泛开展展演巡演,真正把党的政策宣传到群众的心坎里,生动引导了文明新风。

  成武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副主任王雪璐表示,通过这些举措,创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载体,激发了全体人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成武县以文化为纽带,通过扎根基层、人才培育、多方联动等一系列举措,让乡村文化全面开花,以“小切口”推动乡村“大文明”建设。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文化的力量正不断汇聚,为乡村的繁荣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一幅乡村文化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初审编辑:王文博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