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崔智琪
责任编辑:刘进
大众网记者 李豪 曹县报道
近日,曹县大集镇召开电子商务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向公众介绍近年来电商发展的经验做法。
大集镇党委书记李涛在发布会上介绍,大集镇是中国首批“淘宝镇”,所有行政村全部是中国“淘宝村”。目前,全镇注册表演服饰有限公司3400余家,开设网店20000余个,其中天猫店近3000个,电商年交易额今年预计可突破100亿元。原创设计、打版、裁剪、绣花、印花、布匹、辅料、摄影、物流等配套产业齐全,形成了互联网+演出服、汉服、农副产品的“大集模式”。近年来,大集镇把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助农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推动电子商务与乡村振兴、产业转型和农民致富等工作深入融合,镇域电商经济发展增长势头迅猛。
推进电商集聚发展,促进产业振兴。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大集镇有传统的演出服产业基础,镇党委、政府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改善交通、光纤改造、电商培训、引导快递物流入驻、建设电商园区等,为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保驾护航。电商对农村产业不仅仅是直接拉动,还要催生配套产业的集群效应。布匹、辅料、绣花等配套也发展起来。仓储、包装、物流、配套的餐饮酒店、娱乐休闲等也发展起来,形成电商产业大集群,为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产生重要影响,进一步巩固产业优势,拓展产业链条,助推产业兴旺。
推动返乡创业就业,促进人才振兴。“在外东奔西跑,不如回家淘宝”。引导更多返乡青年加入农村电商,成为大集镇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路径。镇党委、政府一方面组织电商培训培育挖掘本地电商人才,另一方面,招聘外地高学历、高水平人才到大集镇从事电商产业。700多名大学生、70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成为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乡村治理的主力军。
坚持党建引领电商,促进组织振兴。乡村的发展,村党支部的作用举足轻重,近年来,大集镇注重对电商能人的培养,“把电商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电商能人”,实现了“电商人才在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已经将200余名电商能人发展成为党员。发展“支部+电商”,将电商能人充实到村“两委”班子,村两委成员70%从事演出服及相关产业,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抓发展、强核心、聚人心的能力。
加强乡村文明建设,促进文化振兴。农村电商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到农村,也一并带来了值得高度关注的文化流,比如新的思想观念、管理理念、生活态度、合作精神等。虽然形式上还在农村,却已是新时代的新农民。农村电商不仅让他们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还改变了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大批青年返乡创业,解决了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问题,一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的现象越来越多,促进了社会和谐,也为农村带来了美丽与文明。
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促进生态振兴。农村电子商务,打通了农副产品“进城”和消费品“下乡”的通道,使农民通过电商获得更多实惠、便捷的消费产品与服务,村庄的各类配套更加齐全,美丽乡村建设更加完善。人们对生态环境要求在提高,整个乡村的面貌有了一个比较大的提升,医疗、教育、卫生等,随着产业发展,人才的回归,也在逐渐得到改善。大集镇的丁楼、孙庄等村,被评为了“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大集镇先后荣获“山东省中小企业创业‘互联网+’特色产业强镇”“2021年山东省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等荣誉称号。2021年,联合国首份数字农业报告《中国农村电商的发展经验》推广了大集镇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经验。2023年3月,再次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22年度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以大集镇为中心,曹县形成了“中国原创汉服产业集群”“中国最大的演出服产业集群”。
初审编辑:崔智琪
责任编辑: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