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崔智琪
责任编辑:刘进
大众网记者 李豪 曹县报道
2024年,共青团曹县县委按照团中央基层建设部《青年之家·青年夜校项目实施指引》要求,坚持把握价值导向、尊重青年主体、坚持开门办校的原则,通过“拓宽阵地、配强师资、强化平台、树立品牌”四步工作法,建设高质量的SHOW青春舞台、SHARE青心乐享、SPACE青创空间、SECURITY青年安心“4S”青年夜校,打通服务青年“最后一米”,切实提升青年人对于城市发展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截至目前,曹县青年夜校共开设非遗传承、家庭教育、文化艺术等8类课程共17个班别,吸引1588名青年参与,共开展服务活动70余场次。
凝聚合力,拓宽“新”阵地
采取“1+26+N”模式实施青年之家·青年夜校项目,整合青少年宫、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华书店等阵地和青年常去爱去的直播基地、电商产业园、特色街区、运动场馆等场所,共建一批青年之家·青年夜校。目前已开办1个县青少年宫青年夜校总校,26个镇街青年夜校分校,新华书店、供电公司、电商产业园等10个行业青年夜校,实现多方共建共赢。如位于曹县磐石街道极智有爱新兴青年群体聚集区内的“青年之家”整合团属、社会、企业各方资源,开设电商运营类夜校课程,为240余名电商从业者。
整合资源,配强“师”队伍
采取“团干部+青年能人+招募课程教师+行业专家+高校师生+青年讲师团”等“1+N”方式组建多元师资队伍,构建共建共享机制。在全县范围内寻访省派驻村第一书记、优秀青年企业家、基层选调生、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乡村好青年、非遗传承人等青年代表,择优选聘建立206名青年夜校师资库,用青年能人带动青年、带活项目,增强夜校活动吸引力。根据夜校调查问卷,聚焦青年课程需求,面向社会、学校招募唢呐、茶艺、化妆等课程教师64人,用“青言青语”为青年人服务,将共青团“服务对象”转变为“工作力量”。联合电商办、人社局等职能部门,组建50名行业“顶流”青年夜校师资服务团,为夜校学员提供“点单式”服务。联系对接中国人民大学、菏泽学院等高校,动员高校师生参与夜校建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授课,已在优徕青年社区设立“博士小院”常态化开展服务。联合县委宣传部、县委教育工委等部门成立菏泽青年宣讲学院曹县分院,整合全县青年宣讲资源,用好“曹县青年说”青年讲师团,邀请山东好人、劳动模范、能工巧匠等20余名青年参与授课,扩大青年社交圈,搭建青年SHOW青春舞台和SHARE青心乐享的空间。
多方聚力,强化“链”平台
紧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主线,以曹县电商和汉服产业链为切入点,分类引导、借力用力,着力打造功能完善、资源共享、电商特色的青年夜校,助力县域经济社会蓬勃发展。通过青年夜校搭建交流赋能平台,目前已孵化青年主播20余人、带动销售货物11万件。有爱共创优徕青年社区青年之家·青年夜校,为25名从事电商直播学员解决住房难题,免费提供18个创业直播间,同时可享徕学习、徕交流、徕运动等六大功能服务区,吸引活力青年们共度美好时光。广泛对接电商办、行业协会等资源,持续为夜校学员提供导师辅导、政策咨询、经营管理指导等一系列支持服务,现已开展服务10余场次,服务人数近300人,为初创青年“把脉问诊”、出谋划策。邀请曹县职业教育中等专业学校讲师举办电商青年创业就业培训,从电商直播运营的实操入手,着重讲解现实运营中怎样去解决流量少、客单量少等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让青年夜校学员在学习充电中走向成熟,拓宽青年SPACE青创空间。
精准服务,树立“心”品牌
青年夜校主动问需问计身边青年,设计推出“定制式”青年夜校课程调查问卷,开设青年夜校“心”服务品牌课程,共设计红色教育类、精神传承类、健康成长类、助力产业类、素养提升类等17个课程库,每期根据青年需要选择开课,满足青年差异化需求。如在供电公司青年夜校,幼儿园家庭教育、小学家庭教育、初中家庭教育、高中家庭教育等课程均免费提供,让不同年龄段青年有了更多选择。在做好日常培训基础上,青年夜校还同步开展“初见在春天 共植同心树”“初见花开 国风汉服”“初见青心在万达 国风汉服游夜巷”等青年人才联谊交友系列活动3场次、覆盖青年293人,鼓励和引导青年走出来、交朋友、活跃社交圈。同时团县委联合市场监管部门,从课程、师资、资质等各方面对青年夜校加强监管,确保课程质量有保障。制定完善课程咨询、评价反馈、应急处突等机制,让青年人在家门口享受SECURITY青年安心服务。
初审编辑:崔智琪
责任编辑:刘进
5月18日上午,2025年“亚足联女足日”山东巨野站活动在龙堌镇龙海足球场举行。本次活动以“足尖绘梦、绿茵丹青”为主题,由亚洲足球联合会、中国足球协会联合主办,巨野县足球协会、龙堌镇体育运动协会承办。通过文体展演、趣味足球、友谊赛等多元形式,吸引120名乡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