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徐德波
责任编辑:刘进
大众网记者 徐嘉辉 东明报道
11月16日,东明县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聚力乡村振兴,绘就美好画卷”主题新闻发布会城关街道专场,东明县城关街道党工委书记王登雷,城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牛晓伟,城关街道党工委委员、宣传委员刘崇升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介绍,今年以来,城关街道按照县委、县政府“成方连片、多村共建”的整体思路,通过夯实组织建设、做实产业支撑、建实治理机制、抓实文化融合等“四实”举措,重点打造涵盖12个村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总占地面积1.36万亩,涉及人口1.58万人,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据了解,城关街道作为亦城亦乡的一个街道,在推进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农业农村发展战略不动摇,在现代城市农业、强村经济、人居环境等方面亮硬牌、出实招、树典范。一是夯实组织建设,保障引领有力。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的基础上,创新成立示范片区联合党委。出台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工作方案,内容全部细化分解,实现了责任层层递增,压力层层传导,通过深入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组织党员干部赴兄弟乡镇学习先进经验,对标先进找差距,聚力攻坚补短板。二是做实产业支撑,引领富民强村。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契机,让群众在乡村振兴中“唱主角”,打造“一村一品”,因村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建成了以刘墙村为中心的瓜菜种植基地,以刘坟村为中心的西瓜酱、以雷庄村为中心的空心挂面加工基地,以段庄村为中心的冬枣种植基地,以刘街村为中心的红花种植基地等。另外,依托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和服务业,成立劳务派遣公司帮助群众就业2000余人,遍布北京、上海、浙江等多个省市。三是建实治理机制,助力生态宜居。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创新“加减乘除”四步工作法,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四是抓实文化融合,促进乡风文明。依托多个村居悠久历史习俗和丰富文化底蕴,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弘扬非物质遗产文化相结合,有效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先后举办梅花拳、佛汉拳等武术表演、送戏下村活动50余场次。开展“文明家庭”“四德模范”人物评选活动200余次,培育文明乡风,不断提升群众精神面貌。如今的城关街道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绘就“三农”发展新图景。
初审编辑:徐德波
责任编辑:刘进